美文网首页哲思
《〈心经〉直解》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

《〈心经〉直解》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

作者: 易衡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5:28 被阅读51次

《〈心经〉直解》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

经书不同于一般的书。

一般的书是一般人写的书,

经书则是出自圣贤之口,

或出自圣贤之手,

是圣贤证量之表现,

是圣贤心灵之显露。

故经是圣贤证量之体现,

是圣贤智慧之化身。

学习和研修圣贤们的经典,

就是在学习和研修圣贤们的证量和智慧。

按照传统观点,

凡是经之所在,

即为道场——学道与修道之场所。

经是圣贤生命之载体、智慧之载体,

故经之所在,即圣贤之所在。

佛经所在,即佛菩萨之所在;

儒经所在,即孔孟之所在;

道经所在,即老庄之所在。

经是圣贤生命的展开和表现,

走进经典的字里行间,

就是走进圣贤们的生命和智慧世界,

融入经典的字里行间,

就是融入圣贤们的生命和智慧世界。

《心经》亦复如是。

《心经》是佛菩萨的生命之外化、证量之展现,无比庄严,无比殊胜,为人间稀有之法宝,醒世之狮吼,解脱之归依。故凡欲读诵、研修《心经》圣典者,每于开经之前,必须正心诚意,收摄身心。

正心之基是正身,身正方可心正。欲端正其心者,需先端正其身。什么样的身形姿势,就会引发什么样的心态和情绪。斜靠在沙发上,将脚放于茶几上,这样一种身形姿势所营造出来的心态与情绪,与正襟危坐所营造出来的心态与情绪,必然是非常不同的。

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都设立了诸多礼仪,这诸多的礼仪无非一个目的,通过端正外形姿势来达到端正内心态度,简言之,即通过正身来达到正心。诚意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修学初期阶段,需通过一些外在的代表诚意的姿势与动作,来引发我们内在的诚意和敬重。故正心诚意的第一步是正身和守礼。不仅身正才能心正,同理,唯有身静才能心静。如果身体动来动去,心当然难以静下来,心静又是心净的前提,身心不静,则身心断然难以清净。身体的清净是经络气脉畅通,心灵的清净是无机巧少杂念。欲达身心清净,先必做到身心宁静。唯静可净。

包括《心经》在内的所有圣贤经论,皆源自他们极度清净的身心之自然流显,欲与此经典相应相合,研修者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身心清净程度。很多学佛参道多年的学友们,为何数年或十数年难以入道受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进入不了经论之中。进入不了经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身心不净。一个身心不清净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和感悟经典的,更没法实现透过此经典,进一步去理解和感悟此经典的主人之生命境界和智慧所在。

通过正身形以正心态,通过内外宁静以清净身心。过去人们在阅读经典时,放下万缘,安处静室,采用盘坐和端坐姿势,进入“收心”状态。简单地讲,收心就是将心灵从纷乱尘世中收回来,收到此时此刻的当下来。通俗地说,就是不仅身体在场,更要心灵在场,要身心都在此时此地。学习和研修经典时,要把整个身心投入进经文经境之中,不可有丝毫留在经文经境之外,这就是“收心”。

收心就是凝神,就是收摄精神,就是专心诚意。任何事业,必经长期之专心后,方可有所成就。学佛修道,亦复如是。凝神才能静气,静气又分为呼吸平静和经络气脉顺畅两个方面。不仅内在的心态情绪与外在的姿势动作是互动的,心态情绪与呼吸也是互为因果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情绪,必然伴随着什么样的呼吸频率。开经之前,深长地呼吸几次,可迅速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呼吸的顺畅和深长与心灵的和平与宁静是成正比的,是互为因果的。呼吸的顺畅与深长,又是全身经络气脉清净和顺畅的前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经〉直解》创造一个殊胜的缘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d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