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碰到的乐观坚强的人不少,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姨。这位阿姨是小区里的一个熟人,一个四岁孩子的外婆。我经常出门能碰到,每次见到她都是乐呵呵的,一脸的灿烂,虽然皱纹堆积如沟壑般,牙齿稀疏如散落的几颗玉米,但她的笑是那么舒朗。当然从她的穿着外貌举止可以判断老人是干过粗话的人,老人的手指关节粗大,双手粗糙,老人的手劲很大,之前看她一手抱娃,一手推车,轻而易举。小孩几乎是她一个人带大的,而且还要照顾老伴,料理家务。一次老人拍拍我的肩膀,我能感觉那厚实的手掌压下来的力道有些重,虽然她只是笑笑拍拍我的肩膀,但那手必是经过长年累月的负重,否则不会那么大的劲。好像练过功的人,稍微点下手指就能彰显非凡功力。随着与之熟悉,经常拉些家常,老人对我逐渐亲热。因了这亲热,必会说出更多家长里短。而那一次她说出自己最沉痛的秘密时,我为之震惊不已。
老太太已六十出头,是山西人,这从她的口音也可以听出来。现在在女儿家住,帮着带外孙女。女儿是医生,平时特别忙。我也见过她女儿,圆白的脸,微胖的身材,脸上漾着笑,满脸喜悦,很有福气的样子。而老太的老伴却是个半瘫的人这是我不经意间问了一句才得知的答案。谁知背后有更多的辛酸。老太太当时跟我说时,语气平和,显然经历了磨难挫折,已让她能淡然处之。我为自己的不小心的疑问感到后悔,但老人并没在意,只像平时说话那样,说出了这三四十年的苦楚和不易。
老太太在自己生完第二个孩子不久,她的丈夫由于拉架车子出了事故。当时拉得东西过重,路又不平,架车翻了,砸到她丈夫身上,结果脊椎断裂,瘫在床上。以后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她的身上。那时她还不到三十,而这个沉重的打击让整个家庭坍塌下来,她只能强撑着。虽然自小是农村长大,但当整个家庭的开支都凭她一个人干活来维持时,可想而知那是多么艰难。而她只能靠种地养些家禽来过活。长年的体力劳动让她过早的衰老,对丈夫十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也让她从没半点空闲,幸而两个孩子懂事,女儿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十来年后老太太的丈夫竟也恢复得不错,自己慢慢能坐起来,现在竟能拄着拐杖能走几步。虽干不了什么活,但能站起来借助拐杖走几步也算奇迹。老太太云淡风轻地说着,没有修饰也没有什么情绪,像在说着别人的事。听着这些,我内心却波澜起伏,不敢相信眼前的爱笑的老人经历那么严重的生活考验。那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内心也经历了持久的煎熬吧。作为倾听者我没有问什么问题,只是听她简单地诉说。说完,她饱经风霜的脸仍报以微笑。我想这笑容带给整个家庭希望。她跟我说“我这肩膀都塌下去一块,年轻时挑担子,挑水,勒出来的”说着还给我看了一下,看着那陷下去的一块,我不敢多看,眼里禁不住有朦胧的感觉,我想那是生活的勋章吧,那是生活磨砺留下的证据,也是一位母亲妻子的伟大表现。
这位老太太现在轻松不少,外孙女已上幼儿园,闲着没事,她去锻炼锻炼。碰到她时,她依然笑容满面。看到那笑容我会想,这笑容背后的苦难坎坷谁又晓得呢,而她却不因那些困苦而忧愁,那么乐观积极。这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欢乐是希望之花,能够赐给她以力量,使她可以毫无畏惧地正视人生的坎坷。而我们年轻人稍微碰到些困难就抱怨连连,怨父母穷,阶级固化,却不找自身原因,轻易屈服于挫折。生活给予磨难,何不乐观应对,把困难当成垫脚石,迎难而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