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老春(原创)
1.
“吕老抠儿的那两间铺面卖掉了,卖了80万!”
妻子中午吃饭的时候跟我说。
我看看妻子,颇为惊讶:“哦?价钱可是不便宜啊!他当初从他姐手里买的时候是多少万来着?”
“30万!听说到现在钱还没给够呢。”
“也真是绝了!自己的亲姐姐也坑,就不怕遭报应?”
“嗨,连自己亲生的儿子都不管的人,他姐在他眼里又算啥呀?”
“那倒也是!只有我们想不到,还真没有他吕老抠儿做不到的!”
2.
吕老抠儿原本是开货车的,中等个头,长得五大三粗的,常年光着头,腆着大肚子,看上去很愣的那种。
后来货运不景气了,他就租用了他姐姐的两个店面开粮店。
那个时候,他在外面跑货车,他儿子在家看店。他的粮店,专门进那种最便宜的米面粮油来卖,结果自己就把自己干黄了。
我曾经在他店里买过米,打开袋子吃了才知道,那袋米是捂坏了的,味道十分怪异。打电话找他,他直接跟我耍横,愣说是米是在我们家坏掉的。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在他们家买过任何东西。
粮店干黄了,他就开了商店。由于他的经营思路太过奇葩,继续沿袭开粮店的经验,于是商店开了不久也黄了。
这生意一个接着一个的黄,他就干脆不给他姐姐交租了,说是生意不好,没挣着钱。前年他姐姐一看势头不好,跟他姐夫一合计,干脆就直接把店面卖给他了。
生意黄了不要紧,反正他有“经商头脑”,又有“经营点子”,很快他就开起了早餐店,并买了辆出租车,让儿子去跑出租。
刚开始,早餐店的生意的确不错。因为周围没有,只此一家,所以周边小区的居民都到他们家买早餐。
可是,后来大家就陆续发现,买回家的包子不新鲜,甚至有酸的。于是慢慢的大家也就都不去买包子了,没有了顾客,他的早餐店自然就开不下去了。
他可不是个轻易就认输的人,早餐店不行,他就开菜店。可是他们家的菜和水果,看上去一点儿都不新鲜,就像是马上就要坏掉一样。可即便是这样,他的菜价和水果价也并不比别人家的低。
结果,去年六七月份开的菜店,这个月的月初就又关门了。至于关门的原因,自然还跟以前一样。
不过,这一回算是关彻底了,恰好有人来买店面,索性他就直接把店面给卖掉了。

3.
别以为吕老抠儿只对他姐姐这样,就是对他儿子他也毫不客气。
尽管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是吕老抠儿两口子却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要。
前年,吕老抠儿的儿子结了婚。新娘是一个离异没孩子的乡镇女人,对方要三万块钱的彩礼,吕老抠儿嫌多却没谈下来,心里堵着一口气,于是就没给儿子买婚房,而是给儿子租了一个房子结了婚。
婚后,吕老抠儿的儿子一直开出租车维持生活。后来有了孩子,吕老抠儿还是啥也不管,就连小孩儿的衣服也都不给买,更不用说给买奶粉了。
女方一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连个房子也都没有,单靠开出租车,这以后的生活都成问题。于是,干脆就把孩子抱到吕老抠儿那一放,自己回乡镇的娘家开菜店去了。
吕老抠儿的儿子干脆也不回家了,直接跟着媳妇儿住在了丈母娘家,帮着媳妇儿进菜卖菜跑出租,对孩子一问也不问。
吕老抠儿本打算给他们把孩子送回去,可是儿子早就跟他摊牌了:“你要是现在不帮着我们养孩子,以后我们就不养你老。”
听儿子这么一说,吕老抠儿两口子有些后怕了,只能替儿子看起了孩子。
现在,店面也被吕老抠儿卖掉了,手里握有八十万现金,不知道他接下来又会干些什么,反正他觉得自己的商业头脑还是比别人精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