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形容病的来去再贴切不过了。
小时候,身体不好。同样是餐馆吃饭,别人没事,自己就会肠胃炎,继而扁桃体发炎,每次不来个上吐下泻绝不收场。爸爸总是略带”嘲讽”的说”瞅瞅你的身体”。爸爸如果是个医生,绝不是个好医生,好医生这时一般会安慰病人,让病人宽心。他估计不懂得医学从来都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所以他不是个好医生。
小学时,发过一次烧,吃药不见好,清楚的记得,那时瘫坐在椅子里,口中干涩发苦,眼看东西有两个黑圈,像半日食。就那样烧着,吃药喝水等着,真庆幸那时竟然没烧坏。
初中还是身体不好,最难熬的是嗖嗖北风的冬天,虽然喜欢冬天,但这让人感冒发烧的风实在厌恶。那时候好像衣服总是不暖,总感觉冷,冬天天冷,衣服洗了不容易干,索性一直穿,有的人的袖口磨的铁黑锃亮,偶尔会带上罩袖儿。也难怪会感冒发烧,那么冷的北方冬天,洗头还是用凉水,一大早起床,热乎乎的身体,头直接伸到水龙头下冲着洗,有时水管都冻着了,头皮似乎要结冻了,像是战斗,迅速解决。寝室会暖一点,从寝室到教学楼,头发总会结冰,硬喳喳的,像越刮越硬的胡子。那时也是有热水房的,可以打热水,可水壶买了到毕业也没用过几次。这样,也确实容易感冒。
病,不论病来,还是病去,都是一个过程。如果感觉到冷,就赶紧加件衣服,或是运动运动,也就没事了,就怕冻着冻着,身体便受不了了,便生出病来,身体机能是个神奇的东西。病去,也是同样道理,药和身体慢慢起了作用。
都说,有什么别有病,生病确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既花了钱,又受了罪。记得口腔溃疡或是眼睛疼,那时想等好了要好好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是多么美好啊。是啊,多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