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求学,每次回家,都得在武汉转车。来来去去,已不止三年五载,但从未驻足。
近来生活屡屡受挫,便与女友相约汉阳,权当散心。到过武汉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黄鹤楼,对崔颢的这首诗想必也了然于胸。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诗颇有一种哥不在江湖,江湖却有哥的传说之感。想当初,李白游经此地,看到这首黄鹤楼也得让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一斑。
黄鹤楼然此楼黄气逼人,门票又贵,我等寒门学子不忍游玩,只好作罢,但转个身却又寻到一好去处,那就是晴川阁了。虽不如黄鹤楼有名,但也来头不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晴川阁的晴川二字便取自诗中的晴川,本意是晴天下的江面,是不是很有意境?掩映在汉阳树中的晴川阁与禹王庙一起看着滚滚长江,在晴空下奔腾不息,孕育万物。
更可贵的是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有如牛郎织女,而且那长江大桥似乎更比鹊桥来的稳固,下面还能跑火车呢!?
武汉长江大桥坐在晴川阁前,吹着江风,想想崔大诗人一生宦海沉浮,终不得志。登上这仙人已去的黄鹤楼,也无法抒怀,触景生情。想想自己,也是在外漂泊,有家难回。但失意的人生也是人生,正是苦难让崔颢写出了吟诵千年的黄鹤楼。没有一段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走过的路才是真正通往未来的路。
正所谓,
黄鹤楼上无黄鹤,晴川阁前有晴川。
乡关何处无需问,百转千回得始终。
晴川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