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和旅行,在我眼里其实意思是不大相同的。游,更多了一些惬意。而行,总是让人觉得更严肃。可能是我比较缺钱,所以常常把自己的行程叫做旅行。而最近的行程,是西藏。
01
我一路上听着那首《那一世》。和大多数人一样,西藏留在心里的神秘色彩,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功不可没。对于拉萨城里的布达拉宫来说,大唐和吐蕃的友谊色彩,远远比不上对仓央嘉措这尊活佛的禁锢色彩:“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本以为事实如此,心中对浪漫诗人的赞美又提升了一个高度。然而,当我真正进入到布达拉宫的里面,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不太会描述宫殿的设计和布局,实际上也早已忘记。加上里面不让拍照,索性就放下手机一边听讲,一边体会。
我并不信佛,但是我仍然被宫殿里面的陈设和僧人触动。我见过一些寺庙里的佛像,见过一些山上拜佛的客人,交点钱买几炷香,祈福求平安。有时候我都觉得太虚伪和做作,不过这次除外。
这宏伟的宫殿里各种佛像和灵塔,黄金珠宝数不胜数,就不是一般的隆重可以形容了。而那屋里的僧人十年如一日的转着镜筒,翻着经书,也恐怕不单单是为了求富贵平安。可常人烧香念佛的侥幸可以理解,这些始终如一的僧人反倒给我留下了很多疑惑。
布达拉宫作为商业程度很高的拉萨景区,纵然赚了不少游客的钱,可如果只盯着门票和首饰的费用,却忽视城墙外那一排长廊的转经筒,以及每日擦拭转经筒的那些衣衫褴褛的佝偻老人,也不过是来了一个海拔更高的宫殿而已。
否则,但有所获,你转山转水转佛台,做不到修来生,也至少可以激发一点浪漫诗人的细胞,说一声“只为与你途中相见“。
02
旅行在外,我一般都住青年旅社,目的只有一个,听故事。当然有场艳遇是最好的,不过可遇不可求,还要讲究缘分。
这次也不例外。首先是青旅的接待人员,一个22岁的女孩,很漂亮。简单的问候之外,我知道了她并非拉萨本地人。我问她为什么要来这里,她说为了爱。我当作是搞笑的段子接着问“是谁的爱”。她叹了一口气,说:
“男朋友啊,不过现在是前男友了“
辞掉了在重庆的教师工作,追着男朋友来到拉萨,后来分手。我没有多问,只是知道,她说“为了爱“是认真的,并不是段子。她来这个青旅三个月了,暂时不打算离开拉萨,我猜,也许她还想在等一等。
走的时候,我们互留了微信,我说,回去后,我一定把你写在我的文章里。然后给她发了徐志摩的那句经典名言:
一个人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就像那个曾经教我认识仓央嘉措的女生,如今我来到了拉萨,却没有她。
还有跟我同年龄的一个男生,从深圳出发,一路到西藏,要去珠峰,然后下一站接着就是新疆。似乎永远都在路上。
后来是一位64岁的大爷。一个人上阿里,到冈仁波齐徒步转山。虽然在两个小伙子的帮助下最终也没有坚持到底,坐车而返。但我还是对此深深的震撼。我体会不到64岁的老头子身子骨究竟是什么状况,也看得出他话说起来就很难打住的坏习惯,只是觉得我这个20多岁的年纪里,应该还可以再做些什么。
还有一位拉三轮车载客的大叔。他很好说话,也并没有多收我的钱。我问东问西,他热情的回答,渐渐地说到了他正在读高三的儿子,沉迷网游,内向孤僻。大叔的皮肤晒得黝黑,眼睛里却可以看得出满满的期待,可语气中又无不透漏着无奈和焦虑。我清楚地感受到:这满腹的情绪,和当年父亲眼里“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多么一致。
他把我送到青旅后,我没有离开,而是和这位大叔在路边多聊了一会儿。男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怨与爱,证明和期待,我曾经深有体会。我无法给出什么具体的建议,只是觉得天底下做父亲的不易而不忍就此离去。
我也无法告诉那位儿子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是想起我父亲三年前去世之后,我总是奢望能把工作中的不顺和他说一说唠一唠,只可惜终究是不能如愿了。
03
坦白讲,这次去西藏,并没有心中期盼的那般收获。首先景色这个东西,是不禁看的。看多了,也就觉得一般了。
去之前的状态并不好,所以多少是有些希望看一看所谓“人间圣地”,来找回一些曾经丢掉的东西。然后绕了一圈才发现,其实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诗和远方,同样你也没必要活得那么苟且。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完全在于自己的心。
多少人都羡慕那些让身体和心灵永远在路上的人。可殊不知每一个流浪的行者,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你看着他自在放纵,是因为他隐藏了伤痛。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但我始终还是有所得的。就像那位青旅22岁为了爱的姑娘。虽然不是什么波澜壮阔的事迹,但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些东西:
那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也许是真实的,但一定不是完整的。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上演着很多不曾知道的故事。好在,我在途中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越来越多的故事。这并不是证明我有多厉害,只是可以让我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不至于沉浸在一时的悲欢与得失。同样,这么做不一定会快乐,却能得到一些说不上的解脱。
就像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理解那一辈子都在修来世的匍匐僧人,但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种为了信念始终如一的虔诚。它会印在我心底,帮我更专注地向前。
还是那句话,西藏成不了你的诗和远方,生活也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诗和远方,你更没必要把眼前过得那么苟且。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子,完全在于自己。
网友评论
皆为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