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十句话

《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十句话

作者: 秦瑟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9:01 被阅读25次

说来惭愧,《论语》这本初中生必读书,秦瑟到现在才从头到尾看完一遍,看的是杨伯峻先生译注的版本。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也有很多话语让我深受启发,以后肯定还会反复读。今天先选择这一遍读最让我深有感触的10句话,与大家分享。

NO.10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杨伯峻先生翻译(以下直接给出翻译,不再强调是杨先生的翻译):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秦瑟感悟:以前曾有好友送《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书给我,她当时在扉页上就写了这句话。朋友有很多种,有酒友、饭友、诗友、文友等等。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不亦乐乎?

NO.9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秦瑟感悟:丘吉尔说:“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走过半个地球了。”谣大家总是喜欢道听途说,这种作风从孔子那个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谣言止于智者,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听到一些消息时,先思考一下(正如秦瑟在《朋友圈三大定律》一文里说的,让子弹飞一会儿!),而不是急于转发。

NO.8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找侮辱。”

秦瑟感悟:如果朋友有错误,要衷心劝告他,引导他,但是他就是不听,怎么办呢?有的人可能会苦口婆心,继续劝导,这样下去可能朋友都厌烦了,最后说不定还会埋怨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能过于干涉,否则很容易连朋友也做不成呢。

NO.7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秦瑟感悟:生活中,我很怕和唯我独是的人交往。他们听不见别人的意见,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不对了,他们也要说出一套歪理来,就是不肯承认错误。或许有时候,我自己也是这种人吧?

NO.6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又害了。”

秦瑟感悟:如果说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还比较容易做到的话,交诤友大概最难做到。每个人都喜欢恭维奉承,不喜欢批评建议,这是人的本性。当朋友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往往不是先反躬自省,而是本能地去辩解,这样人家还会对你提出忠告吗?所以,珍惜那些耿直的朋友吧!同时,我们也要敢于给自己的好朋友提意见,让他变得更好,如果还能委婉地提出意见,那就更完美了。欢迎大家给批评秦瑟,指出每篇文章中的不足,秦瑟将感激不尽!

NO.5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能完成的人哩。”

秦瑟感悟:当我们求别人一件事,尤其是比较难的事的时候,有的人胸脯拍得啪啪响,说“没问题”“放心吧”“交给我好了”,我们会觉得这种人很好,爽快!其实有时候他根本就没考虑事情的难度,答应下来却不一定能完成。而另外一些人,他们面临任务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不轻易许诺,但却努力去完成,在你没有抱希望的时候,他却给你说办好了。孔子说,就应该和第二种人共事。嗯嗯,至少不能把答应的爽快不爽快作为够不够朋友的判断标准。

NO.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秦瑟感悟:读书学习做事,是因内心喜欢而做,还是在做给别人看,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找对象非要找外表光鲜的,遇到合适的,反而因为不漂亮就PASS了,仔细想来,追求外表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吗,还是虚荣心作祟呢?一个道理,选专业、找工作,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还是选别人认为体面甚至羡慕的呢?

NO.3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

秦瑟感悟:“言行一致”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实在难,所以,我们考察一个人,不能只看他说啥,关键要看他做啥。如果他说了一千遍“我爱你”,却从来没送过你回家,那他肯定不是真的爱你。《论语》里,类似的话还有:“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等。

NO.2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秦瑟感悟:《论语》里,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比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等。都是在说,不应该只关心待遇和名声,而更应该关心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是不是足够。现实中,我们总是抱怨,老板为啥不提拔我,那个女孩儿为啥不喜欢我,大家为啥不关注我的公众号,却不问问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文章是不是足够好。

NO.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秦瑟感悟:漂泊在外的人,一年见到父母的次数最多也就两三次。尤其是工作以后,每次就算回家,也都是匆匆来去,真正留在父母身边的日子真的极其有限。我的爹娘半生操劳,到现在还在想着为儿女多挣哪怕一分钱。做儿子的,怎能不惭愧?怎能不恐惧呢?

相关文章

  • 《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十句话

    说来惭愧,《论语》这本初中生必读书,秦瑟到现在才从头到尾看完一遍,看的是杨伯峻先生译注的版本。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

  • 《论语》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今天听了一本书《樊登讲论语》,书中收录了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二十个名句,并对这二十句话进行了解读。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

  • 《论语》里孔子的“敏”2022-07-12

    《论语》里孔子的“敏” (一)《论语》里的“敏” 最近读《论语》,对孔子讲的“敏”,感触颇深。 在第17章中,孔子...

  • 杂谈杂感~感受自信

    昨天晚上,在一个论语内化行动营互相分享生活中的“论语”,今天回想,最深感触就是这句话“在读书的积累和践行中……(书...

  • 感触最深的经历

    我感触最深的是自己的经历,我一直以为自己普通话很不错,我从来没有经过训练,但是天生主持,说话都比一般人突出,在学校...

  • 看阿丽塔的电影感触

    平时看书就只记得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些情节和道理,看电影也是。 看完《阿丽塔:战斗天使》的电影后,首先让我感触最深的...

  • 印象苏州-同里小镇

    暑假去苏州,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苏州的四大园林,不是老街平江路、七里山塘,而是最后去的古镇同里。之所以感触最深,不...

  • 十句话,三个词让你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孝敬过父母

    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比较孝顺,读《论语》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做的不够好。今天用十句话和三个字来总结论语中的孝,让自己不断警...

  • 大学生为什么谈恋爱

    踏入大学的校门,我最深的感触是情侣真多。食堂里、图书馆里、超市里……凡是有人的地方必是“大型虐狗现场”,这让...

  • 第三次联合班会的感言

    今天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极致女王,我觉得他所说的每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十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gg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