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应该不应该!
但是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排斥或者压抑消极的感受,无可厚非,这种感受谁都不喜欢,所以本能的回去抗拒,也可能是回避,用各种方式来应对,心理学叫“防御机制” !
昨晚睡觉之前和甜心聊天,聊到了今晚约哪些小朋友吃饭,有几位小朋友是甜心不愿意邀请的,于是我就询问:你不愿意邀请的原因是什么呢 ? 是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或者说了什么话,让你感觉不开心吗? 你希望他们怎么做呢 ?..等等!
前面都还聊的挺好的,后来聊到学校的好朋友就开始流眼泪,说闻同学跟别人玩的时候就不带自己玩了,委屈的不行,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说,越说越难过,当时已经快11点了,其实我也是有点累,想快点看书睡觉,但是甜心当下真的是很难过,需要我陪伴支持和倾听,所以我把手机和电子书放下,拿着餐巾纸,一边努力的倾听甜心在说什么,捕捉一些信息再去猜测甜心的需求是什么,有一点心疼孩子,但更多的是看到,想到,体会到--这就是成长啊!这就在学习啊!
每一次经历这样的小挫折的时候,虽然当下确实很难过,很伤心,但如果家长能够允许孩子的情绪自然流淌和释放,并且表达深刻的理解,引导孩子去探索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希望别人怎么做?等,慢慢的孩子就会通过每一次社交遇到的挫折,去整合形成自己的认知模型,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用教,孩子也会用自己学习整理出来的经验来面对和处理!
情绪管理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一定要亲身经历并刻意反复练习,技能也不会一朝拥有,在获得技能练习的过程中,会犯错,家长要有容错率,允许孩子做得不好,甚至是做错,给予孩子一个松弛的学习和练习的环境,孩子才能有力量克服各种消极感受,甚至要克服羞耻感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才有力量持续练习,最终获得这项技能!
养育孩子,终究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眼光和接纳力!
孩子的出现,也是助力我们再次成长的契机!
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自己重新成长的机会!
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