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今天接着说曾国藩,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去世了,享年61岁,讲究修身养性的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去世了呢?
看过曾国藩传记的人就会知道,曾国藩是一个既固执又勤奋的人,正是这两个特点把他推上了人生巅峰,也让他早早送命。
曾国藩的死叫油尽灯枯,这个词是太适合他了。
曾国藩的少年,就和他的父亲一起学习,共同努力,天不亮就起床读书,一直学习到深夜。这种暗无天日的教育摧毁了他的身体,让他从小身子骨就不太结实。
14岁,第一次考秀才,从此年年备考,一直考了14年。
28岁,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就相当于现在的农村学生考进了北大清华。本来以为终于熬出来了,可是来到学校以后和其他学生一比,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实在是太少了,曾国藩不甘居人后,继续努力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1岁,曾国藩就患上了耳鸣症,身体非常容易感到疲劳。曾国藩在家书中报喜不报忧,但终于有几次忍不住提到了自己的耳鸣,说明病痛已经严重到了一定程度,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2岁,曾国藩就发誓做一个圣人,努力读书天天向上。但这种苦行僧的方式进一步摧残了他的身体状况。
33岁,曾国藩患上了失眠症,并且吐血不止。
这一年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体气本弱,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没多久,曾国藩又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精神易乏,如50岁人,良可恨也”。
35岁,他又得了皮肤病。身上大面积长癣,“其色白”,遍布全身,“大者如钱,小者如豆”,奇痒异常,抓烂作痛。用今天的医学知识判断,曾国藩的皮肤病很可能是“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从36岁起,曾国藩就戴上了老花镜。并且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不能说话太多,只要超过20句,马上就会无力说话,身体疲倦难支。
以如此孱弱的身体却承担起挽救国家的大业,曾国藩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在漫长的平定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国藩自述“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尤其是三次自杀,数度濒危,承受了超过普通人耐受极限十倍百倍的艰巨,虽然如此,曾国藩仍然没有向困难低头。
直到生命的末尾,曾国藩仍然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在国家的大局面前是多么的力不从心、微不足道。
曾国藩认为,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天生大才极少,中等以下人才都可通过培养教育造就出来。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圣人,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不得不说他的一生真是受尽了折磨与煎熬,不仅有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他的自律、自强、自省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