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  头  油

作者: 太空_d1c8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3:33 被阅读10次

                 

梳  头  油

  我的故乡在地处大别山南麓的黄陂县蔡店镇。这是一个黄陂、大悟、孝感三县交界的山区。镇子里的居民多为北宋理学创始人程灏、程颐的后裔。

当年,共和国大将徐海东就是从这一地区走上革命道路的。抗战时期,以李先念、陈少敏为首的新五师曾以蔡店为驻地,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

蔡店,既是红色老苏区,又是民风淳朴的古镇,如今又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古镇不少乡风民俗传承至今,饶有趣味。梳头油”就是一桩。

我了解 “梳头油”,最初还是从大我一岁的小本家兄弟那听说的。

那年腊月的一个中午,他提着烘笼(往日乡村取暖的一种器具),一边彈珠子,一边神撮撮地对我说:你晓得不,我前日去抢了梳头油的!抢了好多花生啰,还得了一块饼干!

“饼干?”我十分惊讶!要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饼干对乡村小孩来说,犹如当今的孩子们心目中的汉堡。

“梳头油?”我又一头雾水地问。

“你不晓得?”他立马露出一付轻蔑的神情。轻蔑的程度,不亚于面对读三年级还不认识“一”和“二”的人。

“跟你说,梳头油是新媳婆三天回门,从娘屋的带回的礼物。去抢“梳头油”,还要逗媳妇!当时,新媳妇还专门塞给我一块饼干!晓得不?”

“嗯……”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梳头油是么事?”我回家问妈。

“梳头油是新媳妇从娘屋的带的菜油,梳头抹头发的。顺便带些礼物,专门巴结婆家的人,要别个对她好一点的。苕喂……”妈把“喂”字拉成拖腔。

“那为么事要抢呢?”

“去的人多,接意少,当然就要抢”,妈笑笑说。

后来我又从在黄陂一中教高中语文的先生爹程文运那得知:“梳头油”暗含女子梳弄之喜,此乃人生之大喜!

自此,“梳头油”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

真正抢“梳头油”,还是第二年的腊月(蔡店人办喜事大多选在腊月)。一天,听说街北本家一个叔叔的新媳妇到娘家三天后返回,几个伙伴相约去抢接意。

明三暗六的瓦房的堂屋里,全是大姑娘、小媳妇和半操子后生。小孩全挤在大门外,眼巴巴地观察看屋内的动静。

神龛下的八仙桌两旁坐着两个辈份稍长的小媳妇,堂屋靠墙两边各两条长板凳上,分别坐着大姑娘、小媳妇和后生们。堂屋中间还有不少人簇拥看新郎和新娘。

新郎头上梳着明亮的分头,身穿上面一个表袋下面两个大荷包的蓝卡其学生装,表袋里挂着一支钢笔。白晃晃的钢笔挂吸,在卡其蓝的映衬下,十分惹眼。

新娘下穿黑色灯芯绒长裤,上穿红底细黄花的棉袄,脖子上系着油绿色的针织围巾,红扑扑的圆脸上大眼忽闪忽闪的,外加一对又黑又粗的大辫子,剎是顺眼。

新郎和新娘的时尚的打扮,吸引了大姑娘羡慕的眼光,赢来小媳妇的啧啧称赞声。“围巾是哪里买的”?衣裳是哪个裁缝做的,几合身啰”!女人们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衣裳是街上的郭裁缝做的,围巾是托人从汉口带的。”新娘一边敬着米泡茶,一边应答。

头一个敬本家嫂子。按常,嫂子要口述一段四言八句,要求新娘学说。但是,嫂子却说:自家人,当嫂子就不为难了。

嫂子不为难新人,其他的女人或不想为难,或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四言八句。女流们都自觉地端了茶。

“不行,不行!你们女的就没有一个能说四言八句的吗?”后生中有个小名叫二狗的跳起来挑衅。

“二狗,个么姑养的!就你读了几天书!你过来,我编排两句给你听听!”说罢,一面笑嘻嘻地拉过二狗,一面握著新娘的手大声吟诵:

铁锅儿圆,砧板儿长。

媳妇煮饭,孝敬爷娘。

新娘照例说了一通。大嫂得意洋洋地对二狗说:怎么样!二狗作为晚辈,不吱声了。

大嫂得胜回朝似的,高呼:撒花生,撒糖!

随即,炒花生和陀螺糖在空中雨点般的下落,大门外的孩子们“喔”的一声,猪拱狗刨似的,借着门内透过来的灯光,在地上抢“梳头油”。

门外一阵骚乱过后,开始敬后生的茶了。首先是一个外姓的半操子。他一本正经地对新娘说:好好的学一下啊!接着出口成章:

白磁碗,冻米泡。

妹想哥,抱一抱。

新娘一听是浑词,扭头想溜。早有准备的后生们立马拉住,把新娘一个劲往新郎面前推。

“抱一抱!抱一抱……”门外的小孩们齐声喊。

“哗”,花生糖果又一一次雨点般的落下来,浇灭了门外的喊声。

新郎象征性的把窘迫的新娘双手围了一下后,堂屋又秩序井然。也许是新郎边递烟边打招呼,接下来的几个后生没有为难新娘,敬茶倒也顺利。

“怎么没有饼干?”我一直在想这事。

“傻!饼干撒在地上不踩得稀烂?”同伴答道。此时,街上已有家长呼儿喊女地催人回家睡觉。

屋里敬茶也近尾声。最后轮到给二狗敬茶。只见二狗耳朵上夹着烟,跷着二郎腿,搖头晃脑地说;我不但要你说,还要你做!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有好戏看。”一个姑娘笑着跟同伴耳语。

蓝上装,头边分。

哥好看,妹想亲。

“亲一下!亲一下……”门外的小伙伴们都挤进屋里来凑热闹。

“快撒花生,撒花生!”新郎叫道。

一场花生雨把小孩全部赶出了门。

屋里,大嫂见几个小伙子挟持着死不就范的新娘往新郎面前凑,出面圆场了。

“时候不早了,大人在喊细伢们回家睡觉,大家明天还要出早工。我替新人谢谢街坊们捧场。二狗,看在我的面上,放你新婶一马,你日后还要办喜事的,看别个么样对待你!少放些账,个杂种事情的。早点洗了睡。”

二狗见大伙已无斗志,只好顺水推舟。

“婶说了算,都回吧!莫把新郎憋了。”说完,吐了吐舌头尾随出了门。

一场精采的“抢梳头油”就此曲尽人散了。

随着外出求学谋生和时间的推移,往后的日子,“梳头油”便在我的脑海渐渐淡化了。

前年侄儿结婚回蔡店,“梳头油”又撩起了我的乡情。

  侄儿的婚宴刚刚料理完,厨师就急急忙忙把白木耳、莲子米满满的泡了一大脚盆。我百思不得其解,问:婚宴都完了,还泡咧多东西做摸?

  “媳妇伢三天回门,街上的人要吃梳头油。你莫急着走,后天看热闹。”厨师答道。说完,忙着炒花生、炒冻米泡、炸合叶、翻饺。黄白相间的炸合叶,白生生的炒米泡,装满了几盆。

  第二天晚上,弟媳又打电话叫人送来两千元装满十大袋各种不同的糖果点心。

买的点心和自制的花生、合叶、翻饺都堆在大圆桌上,由几个好事的婆婆媳妇围成一圈,流水作业,将十来袋买来的点心和几盆自制点心分包成近两百包红点心包,码放起来。

厨房里,三眼煤炉正熬着由红枣、枸杞、白木耳合煮的银耳汤。这些食物,静候着分享它们的主人。

翌日清晨,天淅沥淅沥地下着雨,娘家人开车来接新娘回门,又送来几大袋点心。娘家一伙人喝完一大碗堆满肉糕、肉丸、荷包蛋和面条的“茶”,簇拥着新郎和新娘嘻嘻哈哈地回娘家了。

这边,婆家和众人忙着打扫庭厨,收拾屋子,备齐桌椅、碗筷,象开粥棚的官家一样,准备“放粮“。

下午三点时许,街坊们估计新郎、新娘乘车从娘家回来,一拨一拨相邀上门恭贺。有本家的,有外姓的;有街坊邻里,有商铺生意人,甚至还有赶集的路人。人群络绎不绝,门口、店堂的伞象雨后的蘑菇,一朵挨一朵。

“弟媳婆,恭喜啦!当婆婆了。”

“你们家婚事办得好热闹啰,好爱排场!”

“爬灰佬昨天穿得好神气啰。”

“你们家媳妇长漂亮啰。”

上门的大多是些婆婆姥姥的女客,有牵着小孙子的,有抱着奶伢的,大家都上前挑些俏皮和喜庆话说。

“谢谢,谢谢!坐坐,快坐!上茶(盛银耳汤),上茶,上满碗!端着,端稳!小心烫手。姐妇伢还回娘家还冇回”

“谢谢大家,让你们花钱了。”

客厅里,婆婆一边忙还迭地招呼和回应着客人,一边指挥着上“茶”的人跟上节奏。爹爹则在一旁笑咪咪地递烟。

灶房里,锅里冒着腾腾热气,案板上整整齐齐地摆着碗。一人提着长柄勺子,象开“粥棚”的“官差”一样,利索地朝碗里盛银耳汤。另些人则将“茶”(实为银耳汤)一碗一碗地递给婆婆,由婆婆分发给挤在客厅前来道贺的街坊们。

“茶”喝完毕,人们起身要走,婆婆连忙招呼住人群:“莫走,莫走!吃点心,吃点心!”

说完,象卖保健品的经销商一样,给每人派了一包纪念品(点心)。

来人有的喜不自禁地说:“哎哟,你们家南讲排场!”

  有的说:“你家过客,又不跟我们说一声,我们好来讨杯酒喝一下撒! 莫怪哈,莫怪哈!谢了。”

“莫客气,莫客气,你们来了就是看得起。平时请子请不来呢!”

就这样,除零星来人外,前后有五拨人过来庆贺。于是乎,爹爹婆婆忙了一下午,高兴了一下午。新娘的头梳了一下午,客人“油”了一下午。我们看热闹,笑了一下午!

人散了,我有些疑惑不解,问弟:怎么都是一些婆婆姥姥的来?年轻人和细伢们都到哪去了?

年轻人都到外面谋事去了,小伢也随大人到外地上学去了!弟答。

过去是亱晚闹,如今怎么变成白天闹呢?我问。

过去白天都要出工,如今来玩的人白天都闲,哪个晚上还跑来呢?弟答。

我不再问了,陷入沉思……

同是“梳头油”,往日是抢,如今是发;往日凑热的是青少年,如今是老人幼儿;往日是嬉戏的场面,如今是欢快的情形;往日人朝气蓬勃,好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如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大概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吧,我想。值得欣慰的是,在物欲横行的今天,家乡父老还有一些坚守!

  作者:程志清

单位: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三峡建没工程公司退休办

电话:18971384640

|

相关文章

  • 梳  头  油

    我的故乡在地处大别山南麓的黄陂县蔡店镇。这是一个黄陂、大悟、孝感三县交界的山区。镇子里的居民...

  • 开工第一天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什么花儿香 脸上擦的什么花儿粉 口点的胭脂什么花儿红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

  • 卖水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 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粉 口点的胭脂什么花红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桂花...

  • 结婚后,我不再梳侧背油头

    【结婚后,我不再梳侧背油头】 都说男人结婚前和结婚后是两个模样,不是变丑就是长胖,不再精致变得随意。 婚前天天锻炼...

  • 女儿一句话,直发变卷发

    年轻真好,愿意梳什么头就梳什么头,并且梳什么头都好看。可是,年岁渐大,再也不是梳什么头都好看了,也可以说,渐渐地渐...

  • STYLE丨爱臭美,就梳个油头呗!

    汉语里有个词儿叫“油头粉面”,形容一个人轻浮不牢靠,是实实在在的一句狠话。为此,油头可着实蒙受了不小的冤枉。看过《...

  • 好日子

    日子过得好 要靠心态好 一锅小窝头 一坛咸菜头 出门装派头 五元装裤头 三七梳油头 理讲好几头 树下看山头 烦恼挺...

  • 论卸妆油是否能当发油用

    我婆婆,就是我老公的亲妈 洗完头喜欢把头发梳的油油的,就好像发哥赌神里面的那个大背头这么油(为什么这样呢,其实我也...

  • 两头梳

    一把梳子 一边牵着写废的手指 一边画着翻空的大脑

  • 该怎么与男生友好相处如果他们脚臭大油头穿衣屌丝还觉得自己很牛逼?

    该怎么与男生友好相处如果他们脚臭大油头穿衣屌丝还觉得自己很牛逼? 啰嗦一句,许多人说," 颜值不高就别梳油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梳  头  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zn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