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第六部分——灵魂只能独行
这一部分周国平先生重点阐述了人生的孤独与孤独的价值所在。
他说,走在生命这条路上的人,注定是艰难而孤独的孤独的。在如今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尤甚,但我相信,世界上永远都存在着一些像自己一样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有人疼。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个性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长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惟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影响才能被自我所消。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这也会影响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孤独的是一种自我治愈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我写忧郁了,是为了使自己无暇忧郁。毛姆先生说,阅读和写作是每一个人随身携带的一座避难所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只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生命与宇宙的无限之命相遇。
要想孤独,一个人未必因此就要归于某一种宗教。其实今日的许多教徒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实质上是公共场合的意识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是把人超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今生就未免狭隘。尤其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一个恰当的例子就是,佛罗伊德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来源是对永恒的一种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大洋似的感觉。
在斯托尔的诗中,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像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写到,虽然疾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就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自由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灵魂,以及与宇宙中的生命力量的对话。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对于一个人来说,独处和交往追溯必须当时独处更本质,因为在独处时仍是直接面对世界的整体,面对万物之源的想法,在交往时人却只能面对部分面对过程的片段,人群聚集之处只有烦人之事、过眼烟云,没有上帝和永恒,也许可以说独处是时间性的,交往是空间性的。
阅读是与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寄去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对于文人来说,许多时候,读书和写作只是一种消遣或一种事物,比其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当逃避自我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灵魂,以及与宇宙中生命力量的对话。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寂于古今往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应。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是一种灾难
独处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真实的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一个连他自己也不爱的人,我刚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
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我们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力量,互相鼓励,而不需要直视别人的脸和探测别人的心灵。
在这种情况之下,首先就要做到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对这句真言可以做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本来的意思,他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致也是这样理解的。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我自己”,他还说,哲学只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
第3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成为真正的自己。
认识自己,首先要实现自由的灵魂。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具有自主的价值,那就是智慧。这里的智慧,实际上是指一种从事自由思考,思考,并且享受其乐趣的能力,这就透露了他的理性立场背后蕴含着的人文关切,他真正好美的是人的今生自由。
保持纯真的心性
一个人若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性,那么无论他在哪里,都不会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都会是一个纯真的人,做人做事都会很有节制,他的道德,他的品性就是高尚的,孤独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持特一定的孤独感,一个人只要看重和彻悟生命真真切切所在,就绝不会随波逐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