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8 星期四 多云
绘本路上,学无止境
昨天下午,在微信群里听了一节特殊的课程。这个课程带来的震撼是我绝对想不到的。不就是一次绘本课吗?不就是绘本阅读吗?不就是怎样给小娃娃们读书吗?
对于绘本的认识,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或者说是初初级阶段,枉费了那么高的价钱买回来啊。绘本于我,发掘出来的功效,我想,我只用了不到百分之三十。陪养孩子阅读习惯,爱上阅读,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去年暑假,和孩子一起上了绘本作文课。说实话,那时候我也有触动,原来绘本可以这样玩?紧接着,我在班里和孩子们一起读起了绘本。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一本小小的绘本,在课堂上竟然和孩子讲了整整一节课。不管这本绘本是长,还是短,而我,把吸收的能量全部释放了出来。不知道孩子们吸收多少,但每次课,我都被自己所感动。原来,我也有能力上好一节绘本课,原来我的孩子们是这么的聪明,这么的渴望新知识新天地。
就这样,陆陆续续给孩子们读了一些绘本。满意的几次绘本课是《鸭子当总统》《我喜欢我自己》《凯文不会飞》《断喙鸟》《哈利去海边》《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活了100万次的猫》……
绘本阅读不少,绘本研究太少。绘本是可以“玩”的,把它玩转起来就是一种能力。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强这样的能力。
都说绘本是适合1-99岁的人读的,听了这次课后,我方知确实如此。那小小的绘本,孩子读到的是享受,是快乐。而有些绘本完全是孩子读不懂的,它明明就是给大人读的啊!
这次课讲的是《三个强盗》。若按以前的思路,最多思考的就是,爱的延续、知足感恩之类的。而本次课程中,还没读,哗啦啦,老师罗列了一大堆学员的问题。集思广益,脑力激荡之后,给人的思考也就完全不一样。
从这些问题,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提问者又是怎样发现这些问题的?为什么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会提问题?为什么我在做教案的时候没有想到那么多的问题?或者说,那么多问题冒出来之后,我为什么在绘本中找不到答案?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个词“深阅读”。是啊,我们看书的时候,在思考了吗?只是被动的接受?享受故事带来的欢乐,享受短暂的愉悦。不思考非阅读。
老师从众多的问题来分析,首先解决了“颜色”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绘本是图画+文字,图多字少。自然,我们先要从图画上作文章了。从色彩里,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创作人物形象设计。读懂色彩的意义,读懂人物,了解创作意图。
再从人物角色的提问来分析。我们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强盗真的可怕吗?当强盗抢到财宝时和抢到孩子时,心情是一样的吗?一系列的问题又把我们引向一个新的领域。为什么要偷?通过泰戈尔的诗和梅子涵的话,道出了文本的意义。也就是作家意图。
联系实际进行反思:你知道你自已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书中强盗的改变原因何在?
一系列的关键词,把这本绘本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寻找、善与恶、孩子的力量、奉献。
而从前,我们只在“善与恶”“奉献”之间徘徊,离文本的根还有长大一段距离。这些关键词一个个拓展开来,又是一个个延伸的方向。
所以,对于绘本,我从前理解的太狭隘了。老师的课,一下子打开了新思维,新角度。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