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为一个故事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就很好了,因为想写出这样的故事并不容易。慢慢地清楚了,其实自己理解的曲折动人是自己心里的故事,自己呈现出来的故事和自己想象的曲折动人还有很大差距。
其中一个原因,是缺少好的细节呈现。
关于细节,刘老师说:
树干,它就是树的一个情节。满树的繁花,就是细节,你看树的枝干很少的,很有限的,满树繁花的花朵,你就说不清楚。
我以为细节就是细枝末节,刘老师说细节是枝头的花,有美感,让人眼睛一亮。花的美,在于花的形状、颜色、质感、形态,瞟那么一眼就让人产生愉悦感,禁不住驻足,再来点幽幽的香味,就让人忍不住要“ 试捻花枝频嗅”。
这大概也是一些小说细节给读者的体验。
好的小说,一些精美的细节总是让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
比如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中对梁太太在餐桌上的一点细节描写:
梁太太手里使刀切着冷牛舌头,只管对着那牛舌头微笑。过了一会,她拿起水杯来喝水,又对着那玻璃杯怔怔的发笑。伸手去拿胡椒瓶的时候,似乎又触动了某种回忆,嘴角的笑痕更深了。
这三笑,美人更娇媚了,无来由的笑泄露了梁太太的心事。作者写了几个小动作的停顿伴随的笑,读者也会会心一笑。这样小女子一样情不自禁的痴笑,胜过一筐的露骨情话和心理描写。
刘老师还把人生一些历程比喻成情节,大家的情节大同小异,生老病死读书成家。人生的日常,茶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细节,看似相同,实则大不同。每个人的的细节是个人化的,也就是他后文说的,具有特征性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我的理解是,细节描写也要有特征。写细节是为了人物服务,相应的细节应该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
所以我们记得刘姥姥进大观园,记得恍若神仙妃子的王熙凤未曾出场笑先闻 。记得祥林嫂,记得豆腐西施。
细节除了心灵化,还要有现场感。
刘老师说,赋予细节心灵化,找到自己的真心,和自己的心结合起来。
贴着人物去写,也贴着自己的心去写,认识了自己的心,让文字从中流淌出来,真诚,有所敬畏。不需要最美的文字。
现场感,调动你的感官去现场,感受那里的画面声音气味还有内心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细节,可以从回忆里来,从观察中来,也可以想象。
还可以学习借鉴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