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老师“现身”谈“写作灵感”

作者: 清许清如许 | 来源:发表于2021-11-08 23:37 被阅读0次
图文/清许清如许

机缘巧合之下,在群里看到了莫言老师的公众号,今天正好是公众号开通的第一百天,我关注的第一天。

公众号每周一推送一次消息,头条放文章,次条聊话题。

今天的头条是莫言老师在公号开通一百天录制的视频,次条便是“【莫言和你聊聊天】我的写作灵感是怎么来的”。

我是一边听着莫言老师录制的语音,一边看文章内容的。

内容主要回忆了莫言老师在小学五年纪辍学去放牛放羊,后和大人一起干活的场景。

在刚辍学时,年纪尚小,干不了重活儿,在放牛放羊的时候,会对着牛羊、大自然呐喊、谈话、唱歌……

一两年后,可以跟着大人一块干些活儿,因为多少识些字,便做了记工员。和大人过早的相处在一起,更了解成年人之间的想法和语言、包括口头语和地方话、或幽默、或讽刺,而且还有大量的历史掌故、传奇人物、妖魔鬼怪、物化成人之类故事。

当时在集市上还有很多说书人,他们很多人并不识字,说起话来却朗朗上口。因为一个故事要讲很久,所以在讲故事时就是“东拉西扯”的语言风格,用莫言老师文章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的时候可能是讲某个人穿了一条裤子,讲了一天还没穿上来”。

就这样的农村生活体验,农村生活的语言积累,给听故事的莫言老师在后来成为作家时,提供了创作来源。

但是要想写出好故事,不仅要会听故事,还要具有想象力。那想象力是怎么来的?必然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莫言老师说,他刚开始放羊时,周围没有成年人,每天面对着大自然里的放逐的牛羊、各种欢唱的鸟、地里的昆虫,这种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里,自我的想象力也是无边际的。

甚至还会把听到的妖魔鬼怪、灵异故事与当下的环境结合起来,既有恐惧,又有好奇和激动。

莫言老师说,他的想象是建立在农村生活物质基础上的,而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想象力应该是建立在高楼大厦哦,电子网络之上的。

想象力也是有基础的,必须听过很多沉浸式的“故事”,有过很多沉浸式的体验,才能把“故事”和“体验”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的内容。

听完很受用,所以也特意来分享给你。用我自己简单总结的一句话就是:

多听故事,补充素材;多去体验,触发感知;多去收集,形成特色;多去联想,激发想象。

相关文章

  • 莫言老师“现身”谈“写作灵感”

    机缘巧合之下,在群里看到了莫言老师的公众号,今天正好是公众号开通的第一百天,我关注的第一天。 公众号每周一推送一次...

  • 莫言如何寻找灵感

    看大作家莫言是怎么寻找灵感的 《寻找灵感》 文——莫言 三十多年前,我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曾经多次深夜出门,...

  • 堆肥

    莫言初学写作时,为了寻找灵感,常常半夜出门溜达。 莫言风趣地说,他本是个胆小的人,文学让他变得胆子大了。 最近写作...

  • 走进莫言 十四

    莫言的灵感来源 莫言小时候胆小,晚上不敢出门,是文学使他胆子变大的。 初学写作时,他经常月夜孤行...

  • 名家谈写作之莫言《我为什么写作》

    名家谈写作之莫言《我为什么写作》 1,为一天三顿吃饺子的幸福生活而写作 莫言在《我为什么写作》里说,鲁迅先生为了救...

  • 故乡的槐花麦饭

    享受完五一小长假,开始上班模式,进入职场,突然思想短路,没有了写作灵感和素材。 虽然用《汪曾祺谈写作》和《叶兆言谈...

  • 名人的习惯未必适合自己,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

    今天,在莫言老师的公众号里,阅读了[莫言和你聊聊天]我的写作习惯一文。 莫言老师在文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习惯:我当...

  • 胆小鬼

    今天的每日佳作赏析是莫言老师的一篇《好作品是生活与灵感的结合》,文章开始写了莫言老师小时候胆子特别小,晚上不敢出门...

  • 54/100 灵感,只在两情相悦时

    没有灵感,无从下笔,即便拿起笔来,也不知写啥,这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件痛苦的事。 莫言先生为了寻找写作灵感,曾整晚...

  • 名家谈写作的意义

    名家谈写作的意义 连续三天我看了莫言的《我为什么写作》,发现了"知更鸟"写"名家谈写作"的意义,每天读一点名家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老师“现身”谈“写作灵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np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