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完五一小长假,开始上班模式,进入职场,突然思想短路,没有了写作灵感和素材。
虽然用《汪曾祺谈写作》和《叶兆言谈写作》,使日更没有中断,但是心中却认为它们不是自己的创作。
读了好多书和文,依然写不出来,真是没有办法。
中午下班回家,午饭是槐花麦饭。赶紧取碗,盛饭,吃饭。记忆被勾起,想象活跃起来。回到童年,回到家乡。
童年的槐花麦饭,故乡的槐花,妈妈的手艺。
今天用的槐花是舅妈从老家带来的,而且是她亲自从树上撸的,都是未开的花骨朵,最适合做槐花麦饭。而且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今天的槐花麦饭是妈妈做的,依然是童年的味道。这样的饭,已经吃过五十年,今天吃,感觉还是像第一次吃。
仔细咀嚼,口感绵柔,有淡淡的槐花自然的甜味。
做槐花麦饭很简单,半开的槐花骨朵,伴上白面,和适量油与调料,蒸熟即可。
吃起来也没有什么讲究,我习惯调上醋和酱油。其实不用酱油醋也很好吃。
我平时饭量很小,今天也吃了两碗。既是饭,也是菜。
人能吃的树叶是香椿,能吃的花就是槐花。
蒸槐花麦饭,用未开或者半开的花骨朵最好。全开的花骨朵容易长虫,容易被雨泡得水分太多。
对于槐树,我印象很深刻。我的故乡在陕西省洛南县,到处都有高大粗壮的槐树,最粗的几个人都抱不拢。
它们寿命很长,可以活几百年,有的树干都枯了,空了,依然生机盎然。
老槐树,大槐树,常常就是坐标,标志。记得小学校的大钟,就挂在校园中心的槐树上。
中学校园里里外外都是大槐树,有时我就利用它们练习攀爬能力。上树是每个农村人的基本功。
四月下旬,槐花就开放了,到处都能闻到它们特殊的香味。槐花含蜜很高,是蜂蜜的主要来源,我家在这个季节几天就摇一次蜜,总共能收获上百斤。我们喝水,吃稀饭,馍,都可以搁很多蜂蜜,过的真的是“甜蜜的日子”。
中学时代,我痴迷养兔子,而槐树叶子就是兔子最爱的食物,而且免费。我每天放学后就提上笼,摘一笼叶子。看着小兔子静静享受美味,我心里也感到很快乐。
虽然槐树到处都有,槐花很茂盛,但是因为太高,有刺,所以撸槐花其实是很辛苦的事情。
由于适宜人们乘荫纳凉,槐树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周礼·秋官》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
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槐树因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