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味

作者: 高原plakeaulake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3:00 被阅读105次

                   

            艰涩难懂之味。 局里实施教育名著精读计划,老师同读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网购来后,久搁床头,偶尔翻几页,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理论书读起来本就乏味,更何况是国外的教育理论专著,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虽书中理论富有启迪性,也有事例说明,但总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面对的现实,有诸多的无奈,这也可能是老师们共同的心态吧!大多数人在未读书之前,“难懂”观念以先入为主,产生前置效应,无形中内心拒之,就难入其内,产生共鸣。浮躁难以静心,手机成了依赖,纸质阅读便觉得索然无味。

          渐有所悟之味。 六月下旬,带老师到北师大参加培训,多元智能为培训内容之一。培训方请到此书的翻译者沈教授来讲座,机会难得,自已作为领队,若不知一二,颜面何在。读方可有困惑,便收心重新又读,才渐有所悟。多元智能与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观点属途同归。礼、乐、射、御、数是古代对读书人基本要求。今天我们常以《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为例。霍华德.加德纳是从现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类所共有的智能。边读边批注,联系近些年教育部的出台文件,如研学、旅行,综合实践,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中高考改革、核心素养等,在书上作了一些批注。但心存疑惑,这样的联系是否有些牵强附会?

            培训期间,沈隆德教授来讲座,他是把多元智能理论介绍到国内的第一人。教授从自己与多元理论结缘谈起。在一次访美学术活动中,机缘巧合,偶遇加德纳,初次接触多元智能理论。当时,此理论在欧美国家教育中已广泛运用,可国内还是空白。经不住加德纳三番五次“洗脑”,便答应翻译,介绍到中国。

            君子一诺千金。可隔行如隔山,沈教授原本是从事化学研究的,面对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是跨学科研究,可谓是一次挑战。开弓没有回头箭,踏进去,就没有回头的路。在翻译中他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以求忠实准确的表达作者的原意。耗时费力,终与国内读者见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值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当时国务委员李兰岚副总理在讲到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本世纪初,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学习研究。

          终有甘甜之味。第三遍读是在单位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要求聚焦章节,联系实际。原本安排自己谈对评价认识,可主管副局长却要我结合第一章概论谈体会。看似容易,实则有难度。若应付,把概念和八种智能作简要介绍就行。若谈为什么要学多元智能理论,就要联系素质教育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便一边再读其书,一边上网查阅有关政上策文件及出台的背景,同时想到了中学思想品德教材的许多事例,如著名的台球运动员丁俊晖,台球运动包含有种多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想到盲人歌手阳光、数学家华罗庚、高斯等。在校园中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都是一种人际智能,教学生学好语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每个人却具有八种智能,现实中智力超常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智力都不相上下,是“常人”,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在挖掘,长善救天,扬长避短。制作课件,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任务驱动,让我又加深了对多元智能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三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o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