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课课前,我按例巡视教室。一进教室,就闻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只见放在卫生角的水桶内浮着厚厚的一层红油和垃圾,桶壁和桶周围地面上则斑驳的布满了油腻肮脏的痕迹,难闻的气味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我了解了下情况才知道这是中午在我们班教室内用餐的“淘气包”们干的,他们将一整碗油泼辣子泼撒到了卫生角的水桶内外。“真是够脏的!”我连连摇头并向后退了几步,问道:“值日生呢?赶快把这里收拾收拾,太脏了!。”说完,扭头就回办公室去了。
两节课的时间过去了,一进教室,我就闻到了弥漫在教室里的那股难闻的气味。原来那肮脏的桶还是一动不动的摆放在那里。我顿时火冒三丈,嚷道:“不是让值日生把桶收拾一下吗?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只见坐在桶旁边的孩子眼睛瞟着值日生,手捂住嘴哧哧的一坏笑。值日的孩子则一脸不情愿的你看我,我看你,值日组长都都吞吞吐吐地说:“太恶心了!”我顿时明白过来,孩子们是嫌太脏了,不愿意动手打扫啊。
我想批评孩子们,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我不也是觉得太脏了而没有动手打扫,才推给孩子们的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自己不喜欢的,怎么能强加给别人呢?于是,我什么都没有说,走到水桶前拎起那肮脏的桶向水房走去,懂事的都都看到了,立刻拿起抹布追了上来。小雨也拿出了自己的卫生纸追了出来,说:“老师,让我用纸擦吧,水冲不干净。”“哗哗”作响的水花冲干净了水桶,也冲净了我手上的油污,和孩子们一起想方设法收拾干净这只惹事的水桶,我的心情好多了!甩着胳膊上,手上的水珠,我们一起走进教室,却看见刚才偷笑的几名孩子正在拖地的拖地,扫地的扫地。很快的,班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德育就是日积月累的“渗透”。孩子在学校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多,班主任对孩子的德行教育育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果你光要求孩子去清理脏水桶,自己袖手旁观,孩子的劲头儿就不足。俗语说得特别好:“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我却要说:“孩子是班主任的‘再版’。”尽管这种话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也说对了一大半。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班主任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班级环境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什么样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呢?师生之间的尊重、互谅、同乐同苦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该付出的,一定要付出。在班务方面,让孩子们从家里拿盆花的,我一定自己先拿;办板报、壁报,我一定会亲自上阵,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布置图书角,我也拿出自己喜欢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和孩子们的书放在一起;遇到危急情况,我会走在56名学生的后面——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孩子身心舒畅,情绪稳定,易于培养健康的人格。
班主任的以身作则是建立在与孩子们尊重互谅、同苦同乐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当一个班级有了尊重互谅、同苦同乐的氛围后,班主任的以身作则才能起到引领作用。身教、境教双管齐下,积极、上进、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就一定可以蔚然成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