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敏
一
随着倒计时的钟声,春节在一天天迫近。
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庆,也在呼唤着离家的人,早日返回家门,共度春节。
忽然想起楼下那个瘦弱的老人,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她的亲人会不会与她欢聚。
那是我见过的最孤独的一个身影。她住在我隔壁单元,每天我匆匆地下楼上班,只要走出单元门,她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我。
她坐在单元门门口的水泥台阶上,听到开门的声音,就转过身,直到我经过她身边,离她而去,她还在遥遥地望着。
有时候,她会挪到窗下有阳光的地方,拿一个小马扎,仰着头,靠墙坐着。她不和小区里的其他人搭讪,只是静静地坐着,她的心里,一定有很多故事,或温暖,或沧桑。
她单薄瘦弱,目光里充满了孤独和渴望,她一定在盼着她的儿女能像我一样经常出现在眼前,哪怕只是看一眼。
我不了解她的具体情况,也没有细细地询问过,她投注在我身上的眼神,却有一种母性的慈爱,总是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也许一句问候,一声叮嘱,都会赶走无边无际的孤独。
而那份孤独,似乎无处不在。
夏季的一个夜晚,路灯昏暗,夜静得只剩蛙声,小区里没有一个人影,我急急地走着,近了才发现,她还在那里坐着,一动不动,像一尊石像。
夜深了,想必家里也冷冷清清,没有可以说话的人,宁愿在外面坐着,也不愿独自面对孤独。
天气越来越冷,最近,我没有看到她,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一定是她的儿女回来了,或者把她接回去过年了。
那些渴盼,那些想念,终于有了着落,欢乐赶走孤单,幸福会把时间填满。
多少人都在盼望,盼那一场合家欢。
二
小时候,一进腊月,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年味。
书店里挂满了年画,我牵着妈妈的衣角,在人群里拥过来挤过去,妈妈总是选一副喜庆的四扇图和一副鲤鱼跃龙门的年画。
四扇图必是喜剧收尾,预示着吉祥美满,鲤鱼象征着生活富足,年年有余。
回去的时候,再顺便扯上布料,给孩子们做新衣。
年货,需要一趟趟采买。妈妈每次从街上回来,我们都会围过去,看看妈妈买了什么,最主要的,是要尝一尝美食,这些可是平时吃不到的。
家里更要除旧迎新,刷墙,拆洗,还要把包子馒头蒸一筐,冻在外面,这样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尽情玩耍,不用干活了。
一进腊月,就开始忙碌,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不但把年货备好,也让过年的喜悦,慢慢高涨,像一簇簇火苗,越烧越旺,一直烧到除夕,贴上年画,粘上对联,挂好灯笼,再准备一顿丰盛的大餐。
天黑下来了,孩子们挑着灯笼在胡同里肆意奔跑,漆黑的夜,被院子里的灯火,和胡同里的灯笼点缀得喜气洋洋。
男孩子必是把鞭炮拆成一个个,装进兜里,东放一个,西放一个,女孩们捂着耳朵东躲西藏。
正月,是一年里最惬意,最喜庆,最舒适的时候,人人喜气洋洋,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声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欢乐。
这样浓郁的年味,谁不盼望呢?
三
同学又在群里发抢票的链接了,那种急迫的心情,呼之欲出;提前放假的同学已经开始预约春节期间的聚会,快乐地计划着聚会的时间和地点。
这几天,逐渐达到了春运高峰,买到票的人,就像拾到了金元宝,乐得合不拢嘴,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一路欢歌地往回赶。
各个单位,结束了一年的忙碌,报完了各种报表,一边在忙碌和喜悦中期盼新年的临近,一边计划着小长假如何才能尽兴。
超市里琳琅满目,各种糖果、用品一应俱全,那些大红的灯笼高高地挂着,更增添了喜庆氛围。购物的人比平时多了十几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街上也逐渐兴旺起来,城管放宽了政策,可以把货品摆到门外,方便顾客购买,吸引了更多人驻足观看。
所有的一切,都让离家的人万分渴望,只有家,只有家乡,才是魂牵梦萦的地方,那些熟悉的场景,那些盼望的亲人,那一杯欢聚的烈酒,让人牵肠挂肚,不惜日夜兼程。
家,是心的避风港,是永远的牵挂,那里有温暖,有亲人,有爱,有儿时的伙伴,有乡里乡亲,有剪不断的情。
最幸福的期盼,就是回家过年,不管路途多远,不管有多艰难,那抹晕黄的灯光,永远都在召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