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明然读书打卡796天 2021/6/20《建构解决之道》②

李明然读书打卡796天 2021/6/20《建构解决之道》②

作者: 然子_50bd | 来源:发表于2021-06-20 11:12 被阅读0次

李明然读书打卡796天 2021/6/20《建构解决之道》②  P232-236

3.欣赏信任的询问:”你试了什么方法?”

一旦当事人能表达自己,咨询师就可以开始询问当事人曾经试用过什么方法来处理这个情境。常用下列问句来探讨”晤谈前的改变”:

你曾试过什么方法吗?

你做了哪些事来应对这个情况?

你曾经跟谁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结束生命是你不得已的最后选择,之前,你还试过哪些其他方法是有稍微解开问题的?

“对此问题你试了什么方法?”的问句来传递了当事人有能力胜任、或有能力促使好事情发生以及拥有一些资源的信息。咨询师可以尝试开启解决式谈话。

你怎么能够想到要用这样的方法去尝试呢?有没有为自己所做的感到惊讶?

你是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去做这些尝试?

4.以“你希望有些什么改变?”来开启目标形成的对话

在目标形塑阶段,咨询师在心中必须秉持着一个思维:“在当事人来到这里与咨询师晤谈时,当事人认为自己生活中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  “你希望有些什么改变?”的问句将能开启形成目标的对话。例如:

你说你什么都不在乎了,这让你觉得无意义,……所以你希望自己可以有在乎的人事物,是吗?

常见当事人的问题描述通常混杂了问题原由何在以及问题与当事人如何相互影响的论点。咨询师会承认、接纳当事人多样问题的复杂度与难度,同时直接的询问:“这些事件中,你认为最重要且最需要先发生改变的是哪一样?”  如果当事人回答”几乎都是”,咨询师则会接着问:“在你的生活中,第一个需要改变的又是哪一个?”  “哪一个问题先改变,会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要帮助一个人改变,需要先获得他的注意力,要获得当事人的注意力,则需要能捕捉到对当事人而言相当重要的、在意的、有意义的、真实存在的人事物,并善加运用推动之,这是协助想自杀的当事人的重大原则。

若当事人可以回应出他想要的目标是什么时,咨询师便可使用”假设问句”继续追问。(即晤谈开始找解决式的谈话迈进)例如:

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况?你会与现在有何不同?

那时你会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这样做又会带来什么不同?

别人如何能得知情况已经好转?谁会先觉察你的改变?接下来又是谁?

还有什么其他的事会改观?

还有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明然读书打卡796天 2021/6/20《建构解决之道》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nj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