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a81f43b180eb8bf1.png)
写这篇文字,题目想了很多,《再见,我的童年》《一个孩子的小小世界》《爱与罚》......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如今的这个题目,《父与子-一场关于爱的救赎》。如果你问我,这是一个什么电影?我会告诉你,这是一场关于成长的电影;但是如果你问我,这是一个什么故事,那么我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再见,克里斯托弗·罗宾》是西蒙·柯蒂斯执导的传记电影,该片讲述了“小熊维尼”系列童书的创作者米尔恩和儿子克里斯托弗·罗宾之间的情感纠葛。
记得小时候回家打开电视,首先嚷嚷着的就是要看《小熊维尼》,萌萌的外表,憨厚善良的内心,以及它永远吃不完的蜂蜜。那时候就觉得蜂蜜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只是后来我发现自己不是熊了,它即不再是“最”了,但是蜂蜜依然好吃。对其中印象至今依然深刻的还有那只驴子,Eeyore,它那个用钉子订上的尾巴;永远在跳动的Tigger老虎(跳跳虎);胆小怕事的小猪piglet......谢谢童年你们的陪伴,让我度过了很多个温暖的夜。
话扯多了,看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dd05d14afcc54709.png)
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剧作家Blue(原名艾伦·米尔恩,但是比利称他是Blue,所以整篇我都会写这个名字),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写作,明明前一秒自己还在战场,下一秒自己就站在名人的舞会中心,歌舞升平,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而门口却是一片慌乱。于是他决定搬一个住处,搬到没有人的地方,永远离开喧嚣,寻一处终老。
在搬去之前,我们的小比利穆恩(这是乳名,家人叫的,也是他一生的名字)出生了,带着希望的来到了这个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5c58c1bd2f8b6977.png)
在战争时期,人们会开始希望自己生的孩子是个女孩,因为这样就不用担心将来长大他会死在战场上,所以在生下比利的时候,达芙妮是有点失望的,所以后来给比利准备的衣服都是罩衣,像个小女孩一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她爱他,只是她先爱的是自己,等到明白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比利最信任她的时候。
我们永远都没有准备好过一件事情,它们都是不自觉发生的,然后才有的面对。在事情来临之前,你想过很多,但是只有经历过你才真正知道它的样子。《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父亲对德善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啊......”每次看到这里我就泪目,谁不是第一次为人啊,所以总会有很多不足,请多多原谅,我会试着变好的。Blue和达芙妮也是第一次做人父母,在情况最糟糕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父母,那时候连度日都不知道怎么办,还谈什么照顾别人。
好在,保姆诺出现在了比利的生命中,弥补了他所有关于亲情上的缺陷,这也证明了现实生活中比利一直关系很好的原因了。哪怕最后战争回来,人们都以为比利去世了,他站在Blue面前是握了一下手,对达芙妮是吻了一下脸颊,而对于诺却是大大的拥抱。有些事情是血缘也改变不了的,那就是陪伴。
达芙妮的心理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我害怕他会离开,我就会在这里等待他,像等待你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后来要失去,有时会直接选择不去拥有,但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选择接受,因为爱过就是爱过,挣不脱,逃不过,纵使后悔,也愿意跳进深渊,只为心甘情愿。
她在搬去乡下之后,依旧还是个愿意跻身上流社会的孩子,喜欢金色的长袍,觥筹交错的舞会,耀眼的的灯光,受不了平淡的生活,毕竟一个人的改变是很难的。所以中间一段留比利和Blue两人在家里,一人回伦敦享受是无可厚非的。很多事情我们不说对错,只说合不合适。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1cf237c3655762e1.png)
后来Blue回忆说,那一段和比利在一起的时光是最美好的,他度过了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修复了战后的创伤,创作了“小熊维尼”的故事。比利也说,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一只熊改变了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不可否认的是比利在那一段时间是很快乐的,他后来和Blue坐在一起的时候也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长是痛苦的。
比利在书本里成了克里斯托弗·罗宾,可他又不是他,他叫比利穆恩。他有一只小熊,叫维尼,但也只有这一只,其他的都不是。在后来父母为了名利,一直叫他克里斯托弗·罗宾的时候,他的内心被射成了千疮百孔,他不是书里的那个人,他的小熊只有一只,他喜欢自己的世界,却不喜欢别人以为他的那个世界。中间的误差认知是一个孩子所不能承受的,所以他想去世界上没有听说过“小熊维尼”的地方,从新生活下去,然后自己改名字,换地方,虽然只是徒劳。
Blue创造出了一个关于比利的童话,却也伤害了比利的童话,那个世界只有他和比利,以及几只起了名字的毛绒玩具。
这是一场关于爱的救赎,关于父与子的,但却做的很烂。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2ddc8a7fd93c34c9.png)
一个内心有创伤的父亲,一个儿时几乎没有亲情的孩子,两个人在小屋和森林内,嬉笑成长,解放自己,拥抱彼此。一个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不知道怎么去接受爱,所以他们注定是会有矛盾的,但是好在都在成长,哪怕时间长点,结果终归是好的。
比利对Blue说:”我要的从来都不是成名或者铜管的乐队,我要的一直是你,Blue。”
我们生下来都是孤身一人,从来不知道怎么去爱人,所以用着自己笨拙的方式,我们以为是在爱别人,实际却是伤害,我们也不必自责,因为爱这件事情本就没有方法和道理可言。
等到Blue真的明白自己在失去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才明白,一切名利都是浮云,感情才是真的,所以在比利上火车离去的时候,才小声地喊出了一句:“别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7c9add523c2044f2.png)
战争是残酷的,电影用着另外一种方式,没有硝烟的告诉了我们,所以在他们接到比利“失踪”的信件的时候,所有人的眼泪,让人心痛,好在最后人回来了。但是在这里还是希望世界能够一直和平下去,我们都好好的、简单的生活着。
书原本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比利,后来流行出去,比利成了克里斯托弗·罗宾。比利刚开始很不理解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书里面的人,直到他战后回来才明白,那个年代,这本书让人们暂时的忘却了硝烟,忘却了伤痛,只要听见这个故事,这首歌,哪怕是身处战场,心也能够立马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看着橱窗,看着壁炉,一家人围着一张长桌,平静地生活着。只是这些他后来才明白了。
一个熊改变了他们所有人,也改变了我们这些看着他长大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50263348397b434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3b41e0ea7a4a6fb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269784bca5a084e6.png)
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或者一些文字,最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感觉到幸福,如果他们连最初的目的都没有做到,那它们就是失败的。
曾几何时,多么渴望自己写出华丽的文字,后来才明白文字之间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它们需要带着温度,然后告诉别人一个道理,或者让别人看的时候感觉到平静,那么我的文字就是有用的。
看电影的时候不自觉地想到了我的父亲,所以才最终决定了这个名字,《父与子—一场关于爱的救赎》。我和父亲的关系一般,尤其是童年的时候更是害怕他,那时候就觉得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可以那么好,脾气一点也不暴躁,而自己的却差强人意。到现在才明白,他也是第一次做父亲啊,虽然不好,但是父亲就是父亲,在他在我手受伤哭泣的那一刻我就应该明白的,那时候我只有五岁,我知道我明白的有点晚,但好在明白了,这个需要时间的。
我们都构想过很多的世界,但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就那么一个,就是现实中你所经历的这个。不必羡慕别人太多,关于这个世界,我们都需要被救赎,至于谁拿着救你的钥匙,问问看门人吧,他应该知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268/cfbbf96a014e809d.png)
至于文章的最后为什么添加了这个图片——不为什么,因为不得不夸一下电影的画面,美到让人哭泣,深刻满足我一个视觉动物的眼睛。
我本就是一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