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新公司上班已经一周多了,差不多算是彻底的脱离了我以前的朋友圈和工作环境。算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不用像以前一样有那么多的应酬和酒局。再来就是我所面对的客户和老板都是信佛和佛系的,对于酒没有强烈的愿望,所以每天可以早早回到,写写简书,练练书法,看看小说,做做运动。
酒又不能当饭吃,喝多了还难受;年轻时,刚入口的时候,其实口感都不算舒服,也不甜也不香,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如此爱这透明的液体。只是后来喝的次数多了,对酒有了感情,才觉得说,对啊,就是这个味道,就是像这样的口感,这就是最醇香的酒啊。
酒的发明也是一种偶然,是因为有了多余的粮食放久了发酵变成了初期的酒,刚好祭司喝过以后,发觉酒喝多了会让人迷幻,精神会很兴奋,又可配合做神鬼莫测的祭祀活动。曾几何时,不只是在中国,在欧洲在美国,都发生过严厉的禁酒令。可是这能够禁得住吗,越禁酒,喝的人就越多。中国估计是最喜欢喝酒干杯的,有时候和老外一起喝酒,老外总是会说,NO干杯Cheers。后来喝得次数多了,发觉这些老外也都爱上了中国的喝酒文化。在越南,他们的最爱就是啤酒,到处都可以看到越南人坐在户外,大杯的啤酒里放了一大坨冰,大杯的干,感觉到胃一阵痉挛,肚子被啤酒撑得难受。在印度基本上的餐厅都是禁酒的,只有五星级的酒店才会有酒售卖。在外面镇上,也有几个小小的窗口是卖酒的,而且窗户上面装了钢条,就像是在银行柜台一样,难道他们怕被人把酒抢了。印度的酒有很重的税,一瓶Kingfisher 啤酒就大约要十五元左右。以前坐新加坡航空去印度,很多印度旅客总是会要空姐给他们倒很多轮的酒,毕竟飞机上的所有酒都是免费的,来吧,放开了喝吧。
很多时候,都在想,喝酒真的是喝下这个液体吗?喝的是一种结果,一个过程。
老板说,把这杯干了,他是想看到他的权力是否能够得到延伸,他也知道喝下去会难受,但是偶尔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确认一下威严嘛,想品尝一下你服从的感觉啊。客户说,干完这杯,我们的生意可以继续谈,他有时候故意通过这个方式来测试你是否痛快豪爽;朋友说,来来来,喝完这杯还有三杯,你看那个伍佰就是这么唱的,不干就不是兄弟,他想来测试这是否真的朋友感情,可这往往都是喝过就忘的人。还有很多的酒局,根本就是初次认识的人,酒就是一个媒人,几杯酒下肚让大家都快的变得熟络了起来。
前两天,一个好兄弟过来我新的工作地方探望我,结果仓促间,也没有好的红酒,虽然餐厅已经介绍了两百一瓶的红酒,可是喝着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我们喝的不是酒,而是这份兄弟情,谢谢你来探望我,感恩!
今天周末,一个人呆在宿舍,突然间想家了。就着月色,几粒花生,两罐啤酒,也是一种享受。这个时候,也不是酒啊,哥喝的就是一种寂寞。
差不多了,洗洗睡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