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的市场里经常有新鲜的狮子草卖。在水街市场和杜阮市场里,还经常会看到档主贴心地在它的前面竖一个木牌,上面注明名称、效用和做的方法,让人一目了然。
记得小时候家里也种过狮子草。叶子像竹子叶,还一节节地向上生长。花朵在五月的左右开放,花也不大,淡紫色的小花藏在淡绿的小苞片里,看上去很精致,哪怕是种在花盆里也不丑。
我总觉得它跟路边田边经常看到的鸭拓草极相似,都是有着竹叶一样的叶子,淡紫色或淡蓝色的小花。不过,细看一下就知道,鸭跖草的花外面没有苞片包着的,而且鸭跖草的小花似乎更美一点。《本草纲目》中里就说鸭砳草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狮子草的花呀,就连那一点好颜色都快让苞片掩盖得看不见了。
虽然狮子草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在小时候如果喉咙痛,家里就会拔出一些加上小鲫鱼做汤喝的。
我们也叫它做狮子头草。不过,无论是叫狮子草还是叫狮子头草,我都没有从它的外形或者开的花朵上看出哪里像狮子,或者哪里像狮子头?
和狮子草同名的植物倒是很多。比如我们认识的马齿苋,就那个跟太阳花是亲戚的,可以凉拌可以煲汤开小黄花的马齿苋,别名也叫狮子草。
在花场里经常可以看到的,像牵牛花一样攀藤的,开红色的像五角星的小花,学名叫茑萝,俗称五角星花的植物,也叫狮子草。
还有一种是有毒的,又有药用价值的狮子草,是因为其根有九头,故名九头狮子草。
而我从小吃到大的狮子草,到底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我一直都没找到答案。
反倒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大苞水竹叶”是能跟它的外形对应相似的。而还有一个叫“痰火草”的名字,更是直接就道出它的效用,是让人一看就清楚明白。
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记载:大苞水竹叶“全草入药,味甘、淡,性凉;化痰散结,清热通淋。”
广东人从前是很爱在花盆里种狮子草。因为狮子草容易生长,用起来实在方便,煲出来的汤清甜味甘,能滋润下火清热气。
狮子草煲汤时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用鱼,肉骨头,肉来配搭都没有问题,用新鲜的狮子草随便加上豆腐炖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这个草有个好的地方就是做出的汤水没有异味呀,味道也不苦。做出来的汤让小孩子们喝,也不会被抗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