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锯战让亲子关系陷入恶循环
孩子磨蹭,父母不当的沟通方式,对亲子关系有多大影响?
我想分享个真人真事。
前几天,邻家母子又开战了。
8岁的儿子重重摔上门,一边擦眼泪,一边凶狠地说:我就不学,现在就下楼玩。
妈妈毫不示弱,摆摆手:你敢走就别回来。
见我出来询问,妈妈崩溃地抱怨,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
“一天磨磨蹭蹭,刚放学没到家,我就得打电话一遍遍催写作业。”
“以前骂几句,给一巴掌,还能写几行。”
“现在可好,说两句不服气,还敢瞪眼睛、摔东西。”
“前几天还我骂,真是揍得轻了。”
邻居妈妈的处境并不是个例。
太多的家庭,父母在职场掌控一切,在家却被孩子的磨蹭打败。
父母招数用尽,孩子没变好,反而越来越叛逆,甚至破罐子破摔。
这样的养育氛围,父母失望,孩子也很绝望。
磨蹭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理不当,对亲子关系的危害,每个人深受其害。
孩子被贴上“磨蹭”的标签,父母容易放大磨蹭的后果,再强势的管教。
备受压迫的孩子,负面信息强化多了,容易产生错误认知:反正我也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这种消极的态度,就是在内耗自己的驱动力,他收获的价值感越少,性格则越难自信。
但对父母来说,接受一个孩子与期待形象大相径庭,谁能心甘情愿不暴躁呢?
自己的教育没有好结果,这种否定感也在挫伤父母的自尊。
一对崩溃的父母,一个消极抵抗的孩子,双方都在对决中报复彼此,亲子关系就会逐渐白热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