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加完亲戚的百日宴回来,她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那种近似于久别重逢的感觉,其实只是分开才不到一天而已。
她是昨天下午才从家里出来的,而和母亲分手是下午四五点钟的事儿了。
她们一同打车到了药店。母亲买完药她们一同出来,然后给母亲打了个车之后她们就分手了。
本来她想再打一个车去她要去的地方,可是,高德地图显示她还有一个未完成的订单。她只好眼巴巴的盯着地图,直到那辆车到了目的地她才下了另一单。
巧得很,接单的还是刚才那辆车的车主。
她打车去了大姑姐家。
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十一点以后他们一同打车出来,先到了她母亲家把她大姑姐给的东西连同她自己昨天背去的背包一同撂下,这才转向饭店。
他们去了以后,很多人已经到了。
她用眼睛扫了一眼,那个大厅大概有七八桌的样子。规模可真不小。
大厅门口有一张镶嵌在框子里的宣传单,上面是孩子的两张笑脸,一边写着“今天是XX的百日宴,欢迎大家光临,希望大家吃好喝好。”
看着这张牌子,她心里多少泛起了一丝涟漪,相比之下,毕竟当年自己的孩子和眼下的这个孩子没法儿相比。当年她过的日子太清苦了,他们什么都没有给孩子操办过,因为没钱,也不好意思和亲戚开口说,也没有那份心情。
不过今天是答谢宴,这顿饭是免费吃的。
之前不知道别人,她们两口子给了坐月子的他侄女两千块钱,估计别人也不少给,因为“市场行情”就不低,现在这个社会人情越来越贵了,所以这顿饭谁都不白吃。
坐了一会儿之后,她决定还是过去看看孩子吧,毕竟今天孩子是主角,她还没有见过孩子呢,不看孩子就吃饭实在有些不进人情。
孩子躺在一辆小车里,穿的衣服她想不起来了,只隐约记得好像是一身连体衣服,孩子胸前戴的一个写着“福”字的金牌倒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两个小胳膊上,每一只胳膊上都戴着一只金镯子。
这通身的富贵气派让她心里涌上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羡慕还是嫉妒抑或是别的什么,她也说不清楚,总之心里似乎是酸溜溜的,因为她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自己的过去。
她的孩子小的时候只是满足于温饱,远没有人家现在的阔气。
孩子的母亲在旁边站着,她用手拍了拍她亲的胳膊,嘴里打了声招呼。
可是孩子的母亲竟然没有反应,大概是没有注意到吧,她觉得有些尴尬,但也不好立刻走开,只得硬着头皮继续站在那儿用手抓着孩子的小手。
她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和她说,刚才和你打招呼你都不理我。她说我今天脑袋是昏的。
但愿如此吧。她反正对她没有什么好印象。
开席前,孩子的父亲先代表他们两口子致了辞。
孩子父亲的发言让她觉得比自己当年要活得明白,这也是时代使然,当然也和个性有关,她觉得自己是属于比较木的那一类人,这么大年纪了似乎才活得明白了些。
宴席上的饭菜不错,确实吃得很好。菜有鲍鱼、大虾、红烧肉、牛肉、鱼肉还有鸽子肉等,主食有烧麦、炸糕。
昨天晚上她的肚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涨得很,几乎一点儿也吃不进东西,后来大姑姐给她一个她叫不名字的东西捂了捂肚子才渐渐的没事儿了
早晨她没敢多吃东西,只喝了一碗稀饭、吃了两个大红枣,怕影响中午的食欲。
看着周围这些攒动的人头,这一派热闹的景象,她不禁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是和这些热闹和繁华再也没有什么缘分了,都多少年了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的过着自己默默无闻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孩子的姥爷也就是她老公的哥哥几次招呼她吃饭她觉得很满意,之前因为没有邀请她父母的怨气似乎也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了。
之前她内心是很不满意的,因为他们竟然没有邀请她的父母,毕竟她的父母也让她给孕妇捎过五百块钱。
现在她忽然意识到或许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毕竟她的父母年纪太大了,如果让他们去的话就得车接车送,可是这样一来不接别人恐怕就不行了,为了避免矛盾只好不叫了。
做人可真难哪。
她和他家的很多亲戚都打了招呼,认识的不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只要人家和她说话她就得回应,当然对方是认识她的,因为来的人都是家里的亲戚。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人她觉得很快活,比起以前她的性格改变了不少,她变得外向多了,喜欢和人打交道了。她觉得多和人接触可以让她学到很多人情世故。
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八宝粥,她心里不禁想到这是母亲爱吃的东西。
母亲一向爱吃甜食,这种八宝饭她尤其爱吃。
她一向都是如此,在外面只要看见什么好吃的东西首先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这时她心里就难免有一些失落。
早晨在大姑姐家吃早饭的时候,桌子上的“姚老太烧饼”就让她的心动了一下,暗暗的记下了这个名字,准备也给父母买了来吃。
饭终于吃完了。
孩子的母亲过来和她站了一会儿聊了聊。
她感觉不错,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似乎挽回了之前失去的面子。
临走时,他嫂子也就是孩子的姥姥让她拿一些什么东西给父母,她当然不会带,这毕竟是吃剩的东西,除非特意给她买一份带回去,但这毕竟不可能,她没有那么大面子。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把她到了好几天一直没取的快递取回来了。还给她买了香蕉。其实家里还有很多苹果还愁吃不完呢。
她回来也十来天了,也该考虑回去了。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再不回去离年更近了。
可是她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父母。
她不在他们中午都没有吃菜,只熬了点儿稀饭喝,懒得做了。
她母亲的胃自从她回来以后居然又好转了,或许和心情有关,她还是想让母亲的病情再巩固巩固。
父亲这几天突然又便秘了,她想再给父亲照着上次的方子抓几副药吃吃看看情况怎么样。
明天上午首先她准备去买“姚老太烧饼。”
2、
今天上午从她大姑姐家出来的时候,大姑姐给她拿了一些黍子面,还有黄米面。
黍子面她还是头一次听说,当听大姑姐说这种面的吃法和黄米面一样时,她很高兴她能给她拿一些。她知道她的父母肯定喜欢吃。
昨天晚上她还送给她好几件衣服。一套睡衣,两条裙子。
大姑姐把自己买的衣服摊在床上让她自己挑,喜欢哪件就拿哪件,嘴上还说是帮她分担一下她穿不完的衣服,大概是为了不至于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大姑姐的话说得很巧妙,明明是给她买的还说自己买多了穿不完,以至于她一时之间也有些怀疑她是不是真的买多了穿不完,家里放不下。
她打心眼儿里觉得大姑姐这人真好。
尽管大姑姐一直以来对他们都很好,但有几件事还是让她对大姑姐颇有微词。
今天大姑姐的表现让她觉得似乎应该放下过去的一些不快。
她现在觉得看人就应该一分为二功过分明。
大姑姐还特意给她母亲买了两桶驼奶粉。但她没有收,因为除了牛奶她父母一向不喝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即使喝她也不能收,因为这未免有些过分了,她凭什么替母亲收人家的东西呢。那次她给母亲买的同仁堂的蛋白粉就白白的浪费了,他们一直放着没有动。
晚上,她和母亲决定试试黍子糕究竟好不好吃。她们对黍子糕怀抱着很大的希望。
她炒菜。母亲蒸糕。
糕熟了,父亲用筷子夹了几次,满意的说很好吃。
母亲在一边眼巴巴的盯着父亲吃,嘴里一边说“口小点儿口小点儿。”
她看着父母心里涌上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她多希望能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每天给他们做些粗茶淡饭,只要他们不用为了能吃上一口饭或者疲惫不堪或者胡乱凑乎,就像今天中午。
对于生活她一向要求不高,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父母和家人平安健康。
最近以来母亲因为有一颗嗓牙松动了,吃饭一直很艰难。
每次她都尽量把菜熬得烂烂的,便于母亲咀嚼。
今天,母亲吃得很香,吃了一个馒头,一些菜,还喝了一些稀饭,而且吃得比那些天都快。问母亲她说今天找到吃的方法了,就是用离前门牙较近的那两颗牙嚼。
母亲说菜很好吃,还劝父亲吃一些。
父亲今天只吃了点儿黍子糕就了一点儿肉,歇了会儿才吃了一点儿菜。
今天的饭大家都吃得很香也很多。
她很喜欢这样平淡如水波澜不兴的日子。可是她知道她只是暂时逃离了那个不知道何时就会发生矛盾的家。不过她现在的心态越来越好了,她相信只要她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今天大姑姐对她说的话让她很受鼓舞。大姑姐说她现在的状态很好。她的打扮一改往日的风格给人一种焕然一新青春靓丽的感觉。
大姑姐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她对于自己的变化也有感觉。经过了生活严峻的考验,她没有被击垮,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热爱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深刻了。
生活中哪能没有矛盾呢?关键看我们怎么看待这些矛盾。只有不间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知。
没退休的时候,她听很多人说退休后很无聊在家坐不住,可是她退休后每天都觉得很忙时间不够用,因为她一直在看书学习。从看书当中她得到很多乐趣。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她和大姑姐聊了很多,大姑姐是个在家里坐不住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出去转转,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她说活得很没劲儿,只有出去走走才能感到一种乐趣。她大概就是靠出去转来延续她的生命的吧。
可是对于她自己来说,她觉得有书为伴就可以了,她在书的海洋里遨游,看到的是浩瀚的精神世界,她大姑姐到处旅游看到的是实体的景观。她大姑姐乐此不疲,她也同样沉迷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