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读《论语》,有所思1.7

读《论语》,有所思1.7

作者: 海边守望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22:25 被阅读0次

读《论语》,有所思1.7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夏说:“娶老婆要看重品德,不要只看重容貌,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服侍君主要能豁出生命,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学习过了。”

有所思:子夏是孔子后期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我在上一章中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定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定义的,这个思想在这一章子夏的话中又有所体现。在中国,一个人与他人最重要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谓之五伦,或者叫五常,后来的三纲五常即是由此而来。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定义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我并不是说不好,我只是说与西方不同。

在这段话中子夏说明了一个人对妻子要看重品德,对父母要尽心尽力,对君主要尽职尽责,死而后已,对朋友要言而有信。这些说法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几点,虽然说他没有学习过,子夏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可以看出,子夏看重的是人的品德,是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一个人学习多少知识。李泽厚说:“儒家强调的学是广泛意义上的学,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这里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很快,可谓日新月异,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完,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品行,我们现在提倡立德树人,先成人再成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德行,学习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

相关文章

  • 读《论语》,有所思1.7

    读《论语》,有所思1.7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 读《论语》1.7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个人见...

  • 1.7论语

    做人要知行合一,要向上与向下统一。既要有人生的立脚点,又要有人生的制高点。从孝亲,友爱兄弟开始到范爱众;亲近贤能之...

  • 论语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读《论语》,有所思 为政篇(2.1 、2.3)

    读《论语》,有所思为政篇(2.1、2.3) 【原文】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①。” 【注...

  •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7〉

    读《论语》第一章:学而篇〈1.7〉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

  • 读《论语》,有所思 为政篇(2.2)

    读《论语》,有所思为政篇(2.2) 【原文】 2.2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 【注释...

  • 读《论语》,有所思为政篇(2.4.2

    读《论语》,有所思 为政篇(2.4.2) 【原文】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

  • 读论语有所思序言

    近日我在网上学习一门《论语的教育智慧》的课程,我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写了不少的听课笔记,课下又读了《论语》中相关的篇...

  • 读《论语》,有所思(1.4)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有所思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jh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