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主旨大致讲的是如今充斥网络的碎片化阅读可能会造成群体低智,逐步使人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乍一看,似乎有点上纲上线的危言耸听。仔细想了一下,或许也有这么一点道理。
网络的盛行,让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有时候难免会造成信息过载或者选择障碍。于是拆书、短视频、训练营等形式层出不穷,大多为了博取眼球或售卖焦虑。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视频、音频节目,还是大大节省了我们选择的时间,快速看一下相关推荐文案或者听一下内容干货,就能大致判断该书籍是否适合自己,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选错的尴尬。但这前提是只将这些媒体作为筛选工具,后续的原文精读还是需要跟上。
但有些时候,我们却将手段当成了目的,自以为听懂了就学会了,快看就无需反复咀嚼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半桶水晃荡,当我们满足于当知识的搬运工,或者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炫耀时,我们就离真实的阅读渐行渐远了。久而久之,当第二手、第三手乃至第四手观点充斥着自己的脑海时,第一手资料反而功成身退,消失不见了。于是低智传播应运而生。
浅阅读和深阅读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在获取信息后,要逐步培养自己交叉验证的能力,即通过第一手资料去验证相似的观点,从而提升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