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樵
假期对每一个备考教师编制的师范生都很重要。
还有大约半年的准备时间,作为一名老学姐,我当年也是这样在迷茫中走过来,所以很想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少走弯路。
从小“烤”到大,已经焦糊的我们应该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
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得研究一下考试本身。
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你想要备考的城市/地区的教育局官网。
上面发布的都是最权威的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81195/541da0f2780b5db9.png)
(以南京市教育局官网为例)
找到教师招聘简章,查看笔试、面试要求。
如果当年信息还没有发布,可以先关注往年的招聘简章,再定期登录网站,等待最新消息发布。
接着分别查看笔试、面试要求,包括具体考试时间、内容范围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81195/f09066c8145aeb97.png)
我们首先研究笔试。毕竟笔试是第一关,笔试过了才有资格去面试。
往年的笔试总分160,其中公共知识60分,专业知识100分。
公共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规和少量百科知识、时政等。
了解了考试本身,接下来就是制定战术了。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二八定律”,又称“关键少数法则”。
他认为一组事物中真正重要的就是那占少数的20%,其余80%都是次要的。简单说来就是抓重点。
所以,考试的重点是什么?公共课占60分,分值不低,但其实真正拉分的是专业课。
以两位同学的分数为例,A同学专业课91分,公共知识43分,总分134;B同学专业课71,公共48,总分119。
而当年南京市四城区笔试的分数线是120分。
所以,大家就可以发现,专业课应当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
A同学的分数也就是当年学姐我自己的分数,报名面试之后,我发现自己名列所在区的第一名。
知道复习重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大致的复习计划了。
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能够增加不少胜算。
选择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复习专业课,公共也带着看一看。
比如,一天当中大多数人早上头脑比较清醒,可以用来复习专业课,下午午休之后可以花一两个小时研究公共知识。
专业课分为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两部分,专业知识题型类似高考题。
专业知识具体怎样复习呢?
盲目地看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肯定是不行的。
不管备考哪个学段,建议大家最好把教材准备好。
比如备考中学学科,就把高中的必修、选修教材放在手边,以便查阅。
而复习的基本框架,脱离不了考题。
中学学段如果是语数外等主流学科,能够找到历年真题。
如果是小学科,网上资源较少,可以主攻高考模拟题。
主流学科如果实在找不到真题也可以用高考模拟题练习,通常模拟题难度略大于高考真题难度。
我当时就买了一本天利38套高考模拟题和“五三”备考。
前期时间宽裕的时候,我在慢慢地啃“五三”,到了暑假,发现时间比较紧,就转战高考模拟题。
后来觉得还是后者帮助更大,对于时间比较紧的同学来说,能够吃透高考模拟题就够了。
有了复习资料,接下来就是刷题了。
刷题不是漫无目的地做题,每一道题都好好利用起来,做到过目不忘。
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黄老邪妻子的本领,所以老老实实准备好错题本吧!
一本合格的错题本画风大致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81195/76b296dacc2109c2.png)
(图片来自网络,很遗憾我现在在国外,不能把当年的错题本找出来)
高效的错题本应该包含错题、错误原因分析、不同的色彩、符号标注等等。
当然,错题本是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感动别人,所以不要无谓地抄写很多自己都懒得看的题干。
这也是部分文科(女)会犯的错误。
就像我中学时代,也曾经有一半的时间属于这样的同学的行列:一节课下来笔记本抄得满满当当,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核心,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不如把时间节省下来,只记关键词、思考解题思路。
所以错题本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下一次见到同样的题目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做出来。
当时我上考场就碰到了一些原题或者是相似的题,当时的我一挥而就,甚至能够背得原题答案。回想起来,考前的错题本复习法为专业课取得高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当时不小心买了两套一模一样的真题,所以第二套我就用来练手,主要是把第一套的错题都勾选出来,针对性地练习。大家也可以不必这样,把第一套做错的题目用修正带涂掉,保证看不出答案再做一遍。
专业课刷题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定时做题。
不要花一上午甚至三个小时做一份卷子,建议定闹钟。
根据高考时间来做题,比如规定自己半小时做完一套选择题,或者一小时做完一套完整的模拟题。
这样能够让自己保持专注和高效,平时把做题当成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尽快进入状态。
教学设计部分,不需要把教材完整背出来,平时带着看一看教材,大致熟悉一下课本。
然后同样定时练习。
关键是完整性,不要求细节写得多么精美,首先力求结构完整:至少要有导入、展开新课、巩固提升等基本环节。
比如每周要求自己根据课文写三个教学设计的草稿,每次半小时时间。
如果缺少灵感或者找不到思路可以上网搜索一些教学设计模板,或者购买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
以上就是专业课复习的干货,一字一句都是我认真敲出来的,如果你看得高兴,就给我点个赞吧!
首发于我的公粽号“五岳游草”。关注回复”考编资料“,可获得历年公共真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