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的实施,如同惊天中的惊雷,响彻大江南北,成了教育的旗帜与方向,更是所有教师重新专业成长的必备品。
利用案例作业设计的功夫,用活动推动学习,用任务驱动进步。我又彻底地精读数学学科新课标,希望理解课标精神内涵。
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它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点、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这里的综合性品质,我理解为一个人在面对事情和客观环境不确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品质。比如,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世界,有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
而能够达到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学阶段直到初中毕业。也就是说要通过低年级段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念和数感,量感……到中年级达到增强观念和量感并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初步的应用意识……到了高年级达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到了九年级,就要形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数据观念,空间观念,创新意识,抽象能力……也就是学生就可以在连续的学习中,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与人自主合作探究,能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质疑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呈现螺旋状上升的趋势,既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在了解各个学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还要领会孩子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理解孩子当前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具体的指向以及他学习的前知识背景与将来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也就是说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用整体与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教学,也就是需要有整体布局的眼光,还要注意线性发展的每个阶段的不同,然后根据阶段内容设置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学习目标,并尝试着整合相同的核心素养能力的课时,既集中培养又能够注意由点及面发展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
但即使这样还不够,还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陪伴者,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反思的情景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后,要形成新的评价机制,改变过去一卷定输赢的状态,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教师,家长,学生自己,学生,课上,课后线上线下,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不同的评价中获得成就,体会热爱学习的热情,并在评价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就是说,新课标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细化了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师未来教育工作的方向
一系列的改变都会围绕着核心素养来进行,所以,要想使核心素养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沉下心来,深耕细读,把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用高瞻远瞩和融会贯通的专业背景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深化改革,才能变课程为行动,让祖国培养的人真正享受到核心素养带来的受益。
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愿用这样的行动而付出努力,这也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更是体现作为人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