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村里,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提前给同事说了:午饭我就一个馒头。
我去洗手,眼角扫到他用饭铲子给我压了一铲饭,然后把馒头盖在了上面。
我走过去,拿起馒头,把饭倒回锅里:“说了一个馒头,我就吃一个馒头。”
他鬼笑着说:“想让你多吃点…”
我很坚决:“不吃!消化不了!”
年轻时不注意保护,四十多点胃病不断。
今天中午,趁着休息,把冰箱里的翅中、翅根拿出来给神兽炖了;马上要开学了,再不吃没机会了。
我吃了一个翅中、一个翅根,看着还香,但是不敢再吃了。尤其是肉类,吃多了胃就不舒服。
神兽看着我:“就吃那点?”
我对她说:“四十不惑。就是知道自己的身体啥样,自己该如何调养…”
四十不惑,应当是出自《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是人到四十,真的就可以做到不被外物所迷惑、不对人生有疑惑吗?
查了一下度娘,对这句话还有这样一个解释:这里要注意一点,四十不惑的意思并非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什么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
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更中肯一些,也更符合现实。
“保温杯里泡枸杞”!
这个梗,说的是黑豹乐队的鼓手赵明义,被摄影师拍下了端着保温杯的样子;网友在惊讶那个曾经活力四射的摇滚人、已经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油腻大叔的同时调侃:杯里还泡着枸杞呢!
我想这也是一种不惑:能够感知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将曾经的啤酒可乐换成了更加养生的水。
我还没有泡枸杞,我泡山楂干。
无怪乎那些运动员在三十以后纷纷选择退役,因为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再保持高强度的运动量。
看到七彩说:每天5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心里实在羡慕。
可是终究只能是羡慕:去年出去晨跑了三天,在家养了二十多天的膝盖;买来哑铃和健腹轮、瑜伽垫,练了没几天,腰、背都开始抗议…
心理上不能服老,但是身体上,该服老的必须得服老;毕竟零件挺贵,还不好换,只能以保养为先吧。
做一些能够胜任的项目,保持活动着就好。
运动的节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
为什么标题说不惑也难呢?
是因为想起了开头说的那个同事:五十出头,高血压、心脏病,心慌、气短,前几年因为胰腺炎还差点要了命。
“病从口入”,绝对不是仅仅指卫生。
三个人,每天在外边吃一顿饭,再好的厨子也不能做的每天正好都吃完。基本上每次吃饭,他都会吃到最后;一来吃的比我和另一位同事略多一点,二来每天吃不完的饭菜他总会想办法再加点、消灭一点。
我知道他有一个习惯:怕浪费。
但是硬加到肚子里的那点饭菜,和自己的健康比起来,哪个更重要一点呢?
更何况,这些剩下的饭菜,送给看门老头儿是不会嫌弃的,并不算浪费。
有几次,回家的路上都会听到他说:今天吃得有点多了,有点顶得慌…
我无语:劝过很多次了,人家不听,有啥办法?
这惑与不惑,只有自己懂了,才会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