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不忍细看历史人文社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兄弟如何走向血腥的不归之路?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兄弟如何走向血腥的不归之路?

作者: 凌微波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8:50 被阅读100次

如正史所言,唐武德九年,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借突厥入寇之机,说服高祖李渊以元吉代替世民出征。二人打算借机削夺秦王府亲信,彻底剪除世民羽翼,并密谋趁世民为元吉出征践行时,以伏兵杀之,而后逼迫李渊交出政权。

当然,在李世民当政之后,非常忌讳玄武门之变那段历史,亲自干预修订史书。结果他对许敬宗等人所修很不满意,要求重修,洗白自己,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污蔑为管蔡一类的乱臣贼子,并抹杀其父高祖李渊在唐朝建国初期的业绩。而最终史书得李世民之所望。所以,以正史所见,并不能还原历史原貌。

唐太宗李世民

那么到底兄弟三人是如何走向这血腥的不归之路的呢?

平心而论,发生这幕惨剧,高祖李渊对此负有最大的不可推卸之责任。我们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根源在于秦王党与太子党以及秦王党与高祖李渊的权力冲突,而这种权力冲突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一开始李渊的政治安排出了问题。本来李建成作为李渊的嫡长子,年长次子世民九岁,在父亲李渊不在家时,实际上就是李氏家族事实上的家长,在家里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晋阳起兵前,李渊留在河东老家的亲眷逃往晋阳,即由建成指挥。但李渊于晋阳起兵后,以长子建成、次子世民分别统率左三统军和右三统军,使得一向在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建成此时“沦落到”与世民平分秋色之地位,无异伤害了其嫡长子的身份。而世民则经常随父亲赴任,甚少在家,与长兄建成之感情不免生疏,一旦以晋阳起兵之功与建成势位相当,二人摩擦由此而起。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李建成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有大臣提醒李渊注意兄弟之间的矛盾,《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武德元年六月条纪其事,云:皇太子、诸王参僚左右,宜谨择其人;其有门风不能雍睦,为人素无行义,专好奢靡,以声色游猎为事者,皆不可使之亲近也。自古及今,骨肉乖离,以至败国亡家,未有不因左右离间而然也。愿陛下慎之。

不仅如此,李渊除了察觉到建成、世民兄弟失和外,还逐渐察觉到世民有结党擅权的苗头,而刘文静事件则标志则父子之间矛盾的表面化。刘文静是秦王李世民的亲信,与裴寂有隙。有一次,刘文静与其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一起饮酒,酒后怨望失言,拔刀砍柱,声称要杀掉裴寂。刘文静有妾失宠,以状告其兄,其兄到官府告发刘文静谋反,要杀宰相。李渊得报,令宰相裴寂、萧瑀二人审问。对于刘文静案件的处理意见,朝中分为两派,一派以皇帝李渊和宰相裴寂为主,认为刘文静谋反属实,必须处死;另一派以秦王李世民和倾向他的宰相萧瑀为主,谓刘文静不过心理不平衡作祟,酒后失言罢了,其实并无谋反之意。裴寂是武德年间最有权势之宰相,也是皇帝李渊最宠信之臣,世民的心腹刘文静折辱裴寂,在李渊看来就是刘文静依仗秦王之权势,有恃无恐,挑战自己的皇权,对此,他是万万不能容忍的。最后,刘文静事件以刘文静被处死抄家告终。

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长孙无忌

亲信刘文静被杀,使李世民心理的不安全感加剧,刺激了他对权力的渴望。而对于李世民而言,追逐权力的最佳途径莫过于不断统兵出征,积累军功,延揽人才,以为政治资本。为此,李世民不辞艰危,频繁带兵出征,为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其军功和声望都达到了顶峰。在正常的律令制度下已无更高的官职以奖赏世民(可谓功高难赏),为此,李渊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以世民为天策上将兼领司徒,陕东道行台升格为陕东道大行台,余官如故,以宠异之;十月,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武德八年,加中书令。至此,李世民之权势大大超越诸王公,为除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之外帝国最有权势之人,直接威胁李建成的储君地位。李渊为人,以宽仁容众著称,加之他年少父母皆亡,因而素来重视亲情,对自己的儿子非常疼爱,在嫡妻窦皇后所生三子建成、世民、元吉之中,更倾向于维持个性仁厚、适于守国的李建成的皇储地位。武德后期,李渊进一步地采取措施打压李世民集团的势力。除了将李世民由太极宫的承乾殿迁到城外的大安宫外,进一步地, 是不再派世民统兵出征,而改派李建成、李元吉出征,给建成、元吉更多的立功机会。

而面对秦王府势力的急剧扩张,作为最直接的被威胁人李建成自然必须有所应对。建成谋士魏征建议以武力清除世民及其秦王府集团,这种意见为个性仁厚的建成所拒绝。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建成的决定无疑是明智的。父皇年事已高,自己地位稳定,是则时间越往后,自己越具有优势,待李渊去世后,自己便可顺利继位,到时候自可从容处置世民及其党羽。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势同水火,李渊如坐针毡。一方面,在高祖李渊看来,太子李建成性颇仁厚,很有乃父之风,又功勋卓著,并无大的过错,更换太子是大忌,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废太子;另一方面,秦王世民翦灭群雄,军功赫赫,确实是功高难赏啊,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调停三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然而,刘黑闼于河北复反后,李渊一反常态,改派李建成、李元吉统军出征,并且下令一向由李世民控制的陕东道大行台听从李建成指挥,显示了其削弱李世民势力的意图。建成、元吉趁机结交山东豪杰,并得到了幽州罗艺的支持。随着太子党与秦王党双方矛盾日益公开化和激化,双方都试图策反瓦解对方阵营。建成、元吉虽然策反世民党羽不成,但在李渊的支持下,成功的将秦王府诸多重要成员贬谪到地方。武德九年,突厥入寇,在李渊支持下,李元吉取代李世民,再次获得领兵出征的机会,并密谋借机削夺秦王府精兵猛将,彻底剪除世民羽翼。李世民不甘坐以待毙,于是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兄弟如何走向血腥的不归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dd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