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苟且,哪有远方,谈何前方?

作者: 知夏有对小虎牙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9:28 被阅读53次

    文/知夏

    图片@插画精选

    ❤️

    我们先来描述一下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现实的苟且”和“诗和远方”。

    清晨,闹钟在耳边聒噪,但床仿佛有磁力一般,让你动弹不得。直到被闹钟声吵到不耐烦了,你才艰难地转过身,伸手关了闹钟,然后依依不舍地从床上爬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发现前几天省吃俭用买下的昂贵护肤品也拯救不了这粗糙的皮肤。

    匆匆吃了点早饭便出门,因为忘记看天气预报,凉飕飕的风毫不留情地钻进原本就单薄的低领外套。

    还没从昨天的疲惫里缓过神来,就要“迎接”新一天的战斗了。

    图片@插画精选

    而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些人正在过着他们羡慕的生活。

    这些人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度假旅游,在沙滩上享受着日光浴;又或是辗转于异国的艺术展览,在一个个博物馆留下驻足的痕迹;又或是背着帆布包,挎着吉他,用歌曲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在酒杯和灵感的碰撞间记录下时光缱绻。

    大多数人认为的“诗与远方”都带着某种脱离世俗的理想主义色彩,与周而复始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便也更加刺激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

    相反地,蒋方舟认为“眼前的苟且”与 “诗和远方”是一对虚假的对立。

    我在东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诗和远方”,生活在迷人的异域,鸡毛蒜皮消失了,可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东京一年》

    在《圆桌派》第三季的节目中,她也发表过同样的看法,“诗与远方也是苟且,眼前的苟且也是诗与远方,要接受生活当中的琐碎,不能觉得这是难以忍受的。”

    《圆桌派》截图 《圆桌派》截图 诚然,现实的苟且就像是一地鸡毛,但能不能将这散落的鸡毛捆成漂亮的鸡毛掸子,取决于你面对“现实的苟且”和“诗与远方”的态度,或者说心境。



    ❤️

    公众号新世相曾经发起过一场“逃离北上广”的活动,凭借30张免费的机票,掀起了一股逃离的热潮。这一张张机票就像导火线,炸掉了人们心中犹豫和胆怯。被生活琐碎压抑着的年轻人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但问题是,即便我们逃离了北上广,是否真的能到达我们理想中的“诗和远方”?逃离了北上广,我们即将奔赴的远方是否会成为曾经我们所不齿的苟且呢?

    所谓的“远方”,若心不能至,不过是距离比较远罢了。即便身处“远方”,被世俗磨钝的心也很难品味出一番诗意来。

    图片@插画精选

    其实“诗意”未必就是摘抄一首隽永而精妙的诗歌、吟诵一曲温情脉脉的歌谣。“远方”也未必就是用一张机票兑换来的风景名胜。在我看来,“诗和远方”是一种不满足于现实生活,向往另一种可能的蠢蠢欲动的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抽象概念,存在于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中。也就是说,不一样的个体就有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

    我相信,那些一边应酬着生活,一边渴望着诗意和远方的人心中一定拥有着一团火,但当你对于“诗和远方”的执念过重,而否定了眼前的苟且是一切的基础,无法满足的欲望只会招致挫败和焦虑的情绪。

    对于抽象的“远方”,我更愿意抱着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

    这为我向“前方”提供了动力,也不会因为汲汲于某个目的地,忽视了脚下的绊脚石而狼狈不堪,或是因为能力配不上欲望而焦虑不安。

    这种“递进式的过程”,激励我一点点变成更为丰满的自己。

    比起“远方”,我更愿意把握那些由稀松平常的当下所构成的“苟且”,更愿意为终将到达的“前方”蓄积力量。

    图片@插画精选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我们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从现实中跳脱出来,但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也能将暗淡的日子过成妙趣横生的诗意时光。

    虽然我们身处于坚硬的钢筋水泥之中,面对着冰冷的电子产品,但请你时常修剪你心中的玫瑰,不要让你的秘密花园荒芜,好吗?

    图片@插画精选

    *知夏:一名99年的大学生。对未来投以热望,把读书奉为信仰。希望成为你的小确幸,让你觉得是命中注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苟且,哪有远方,谈何前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n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