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偶然间从网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我们究竟还能陪父母多久?
按父母活到85岁,
一年只有放假可以回家陪父母。
除了睡觉时间和应酬时间,
一年为:15-5=10(天)
然后用85-实际年纪= * 10
就是你还有多长时间可以陪伴你的父母。
我今年二十岁,还有三年才会大学毕业,还想要继续考研,也就是大概还会有五年左右上学的时间。按照我们学校的安排,大二的暑假开始实习,如果想要考研的话大三暑假要在学校复习。也就是说即便是还有五年学生时光,其实在家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家乡在北方小城,毕业后我也并不打算回家工作。以后便是工作,嫁人,成家生子,这么一想能够守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几乎是寥寥无几。
心里突然就有些慌乱,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正在逐渐长大,也正在一步步的离开爸爸妈妈。
前几天刚刚放假回到家的时候听妈妈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里这半年来的大事小事,说现在银行利率太低,支付宝也越来越不行,她和爸爸商量着把手里的闲钱买了定期的理财产品。正好到我大学毕业,等我毕业就拿出来准备着我找工作用到。我才刚刚上大学,他们就已经开始为我以后毕业找工作担忧了。奶奶更是,经常说着等我结婚她还能给我做被子和以后孩子的衣服,我总是笑着说,“奶奶,现在人家谁还做衣服,小孩都是买啦。”嘴上是这么说,可我心里都知道。
你看,我才刚刚上大学,他们却已经为我想了这么多。
可我却连最基本的陪在他们身边都做不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2-
大学的城市距离北京很近,今年因为很多事情连续去了几次。虽说都是来去匆匆,可这座城市像是有着巨大的魔力,像一个黑洞一样拼命地吸引着我。
记得很多年前爸爸在家里生意失败,几乎是落到了人生的谷底。于是去了北京想从头再来。因为爸爸在北京呆了五六年的样子,所以我暑假经常会去住一段时间。即便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仍然对有些片段印象深刻。
现在闭上眼还能想起,阜成门附近午夜的街道,和老爸并排走着听着老爸给我唱陈升的《北京一夜》
one night in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
现在想想当时爸爸刚刚生意失败,身负重债来到北京,而家里弟弟又刚刚出生,在异乡街头这个担负着家里老小的男人,身上的压力和心境自然是我无法体会的到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北京这个城市的无情和冷漠隐隐印在心里。
这么多年来,我对北京的印象并不友好。就像爸爸所说的,北京太大了。
可随着慢慢长大,心里一直抵触的地方开始慢慢松动。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开始知道,正是城市之大,才造就了它的包容。
在家里,晚上十一点之后街道上行人寥寥;而在北京,没人管你晚上几点还没有回家。
在家里,判断一个二十五岁之后的女孩成功的标志就是婆家怎么样,结婚了吗,孩子生了吗,二胎要了吗;而在北京,三十岁的单身姑娘照样可以活得丰盛热烈。
在家里,若是谁要看到女孩抽烟纹身,一定会有人皱着眉头指指点点;而在北京,走在路上没人看你。
在家里,好的工作局限于老师银行公务员;而在北京,无数人从事着自由职业和新媒体等等,每天大量的新鲜事物扑面而来。
家里人并不愿意我以后自己孤身一人去北上广打拼,我知道他们太爱我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这些我都懂。
可我
却逐渐的爱上了这个城市
这里的包容与庞大
这里的黑暗与肮脏
这里的明媚和阳光
我想来到这里
扎根生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3-
在爸爸妈妈眼中,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怕我吃不饱,怕我受伤,怕我晚睡,怕我生病,出门怕我迷路,谈男朋友怕被骗。
昨天去市里找朋友玩,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个老同学,聊天得知她是去见男朋友。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可一路上她的爸妈轮流给她打电话,后来我干脆就戴上耳机靠在窗子旁,过了一会我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便转过头来。发现她在握着手机抽泣。她一边哭一边对我抱怨着,即便已经上了大学,可家里却还是管得非常严。平时在家里去哪里去多长时间都要提前和父母说好,有一次下楼去取个快递,十分钟之后上来她妈妈就开始质问她究竟去了哪。家里不允许她上学的时候谈恋爱,一发现她和男朋友在一起更是用尽难听的话责骂。看着她一边哭一边说着,我简直吃惊到不敢相信。或许是我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相对开明,我很难想象她每天在家里的情况。
其实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下,有些父母死活不同意子女的婚事,到最后只能是有情人含恨分开;有些父母一定要孩子进国企考公务员,完全不顾孩子自己的梦想;有些父母偷偷改了孩子的高考志愿;有些父母甚至在结婚之后还在不停地干涉子女的家庭……
所有的一切,在父母口中都是以爱之名。可这爱太沉重,任何东西若是过犹不及,都会变成束缚。
妈妈对不起,无论再如何眷恋,我还是要背上行李回到路上。
“孩子只是借我们的腹部来到世上,我们要做的是把弓拉满,将箭射向远方。”我们都是纪伯伦笔下的那只箭。年少时箭在弦上,随着成长一点一点积蓄着力量,可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离开父母的庇护,离开家,离开保护伞,一头扎向那不知名的地方。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妈妈,对不起,我爱着你们也爱着远方,当我不得不背着行囊走在路上,只希望能够听到一句“一路小心”。
❤感谢你的喜欢
欢迎关注作者俞杳然,走心的写字,认真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