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上午,湖北汉寿县,12岁女孩宋某跳楼身亡。并留下一份遗书盼望爸妈复婚。看到报道后,既痛心又震惊,但更多的是思考。
爸妈离婚事件就像一股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她,小小的她在其中挣扎很久,最终溺水身亡。
他在遗书中写道:妈妈,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并且养育了我12年,希望在我死后,您能不再悲伤,不要做出过激行为希望您能马上走出阴影,不再为我烦恼,最后我还是希望您与爸爸复婚。妈妈,我爱你!
爸爸,感谢您给予我的条件与关爱,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您能改掉坏毛病,我希望你能使妈妈笑口常开。爸爸,我爱你!
从这两段中,可以推测小女孩生前的家庭状况。父亲有些坏毛病,母亲为此非常气愤,最终,做出了离婚的抉择,而爸爸并不愿离婚。平日里,父母都比较关爱小女孩儿,也曾为孩子而做过让步。
其实,这种婚姻状况是很常见的。我有个表妹,就是这样。早在2008年,丈夫出轨,她非常气愤,选择离婚。当时孩子只有5岁,很依赖父亲,丈夫也表示要悔过自新。妻子让步,日子继续。八年后,丈夫再次出轨并离家出走。妻子坚决要求离婚时,他却犹豫不决。此时,十三岁的女儿,在两人之间进行各种斡旋,威胁妈妈,讨好爸爸,自残自伤,玩堕落,搞失踪等等,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从现实来看,退让并不是解决婚姻问题的方法。如何在婚姻解体中,父母孩子共同成长,理智面对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继续谈我表妹的离婚过程,主要说和孩子相关的部分。
首先,父母分别找女儿谈话。告诉他父母的离婚与她无关,只是大人们不想住在一起了,但对她仍然是关爱和痛爱的。
接着,落实在行动中。父亲从家中搬走,但并没有离婚。父母因孩子的事,能联系沟通。父亲也常单独带女儿出去游玩和吃饭。
然后,母亲把即将离婚的事,告诉了亲朋好友及女儿的老师。每个善良的人,都给予了这个孩子更多的关爱、鼓励和帮助。
两年后,孩子适应了爸爸不在家的生活,表妹也适应了没有丈夫的日子。母女二人心情平静,找到了新的生活。父母两人谈妥条件,和平分手。孩子在妈妈的监护下,盼望着父亲的探视。
离婚是和旧生活做诀别,迈向新生活,正如刮骨疗伤,疼痛难忍。孩子弱小,是这场剧痛中受伤最重的,甚至会让疼痛击中要害,丧失生命。如果把离婚的步子放的慢一些,随着时光的流失,孩子也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将不会感到那么痛。如果离婚时,能让孩子参与其中,扮演适度的角色,孩子将会更加辩证现实的认识生活,摒弃幻想,在家庭的磨难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