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礼”的理解

作者: 羽漪yuyi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19:26 被阅读0次

        中国古代,礼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对神盲目崇拜的产物,区别于西方神明,中国神明是完美的零缺点的爱憎分明的正面统治形象。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探索与向往,所谓顺应自然,听从“神”的安排。

        所以“礼”在中国,最早是对神的敬重与爱戴。日后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国家是否繁荣昌盛,与固定且反锁的礼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曹刿论战》中记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可以清晰看出,春秋人对祭祀中的礼的恪守。

        而在近现代,神的概念被推翻,国人思想进步,再加之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礼的受用着也不仅仅是神明。可以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尊重;也可以是平级或平辈之间的礼貌;也可以是长辈对晚辈的宠爱。。。。。。礼也成为形容个人素质的词语,当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什么礼仪都懂的。下面我具体阐述我对懂礼之人的想法

        在阐述之前,我想我可以举一个我身上的例子。我学习打拳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可能只是为了行动更敏捷或者伤害更高等等。但真正站在擂台上,盯着对手两只如老虎捕猎般蠢蠢欲动的拳头,我什么都不会回想起来。那如果战胜对方,又该如何呢?通过训练,使自己在无数次挥拳中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形成本能反应,这时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直至对手倒地或者钟声响起。

        我相信礼仪也是这样,佛家说:佛只在心中。某人虽然不了解某一礼仪,但是通过拥有礼数的心,以及形而上学的动作,更多的是对对方的尊重。我相信,礼数就在其中。

相关文章

  • 对“礼”的理解

    中国古代,礼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对神盲目崇拜的产物,区别于西方神明,中国神明是完美的零缺点的爱憎分明...

  • 礼,你真的理解吗

    这几天阅读《论语》,读到关于“礼”的这一部分,让我对“礼”有了重新的理解。 以前我是这样理解这个“礼”,就是有礼貌...

  • 对克己复礼的理解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与孔子的一次对话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 《礼》听后感

    听完师爷讲的《礼》真的特别震撼,真的有一种相听恨晚。 之前自己对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认为礼就是礼貌,自己注...

  • 请关注《礼》的教育问题,

    对与礼我认为应广意的理解,与行为和实践而不是限于周围的人与事物,内心深处的礼与言词行为都要一至,礼发于心广行于一切...

  • 015. 无违;父母唯其疾之忧;不敬,何以别乎于犬马?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句话要结合孔夫子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放到现在来理解,孔子就...

  • 对理解的理解

    坚强的人不好做,再大的苦楚也不能说。 儿女情长为何愁,没有事业哪来的人生风流!任凭一路坎坷,也要一路高歌。...

  • 白鹿洞书院

    印象: 建院者没有对陈程朱礼学的理解,没有对光贤的敬畏。堆砌所收之物,收门票而已。

  • 阅读理解|关于“礼”

    1 白云飞总监交稿了,在我一个月夺命连环催稿之后。 然后我成为了云飞前辈“文化纵横”专稿《文化、礼仪、规矩、制度》...

  • 2018-03-07

    古文观止打卡 臧僖伯谏观鱼。通篇围绕着一个“礼”字展开劝谏,自己却对“礼”的理解不到位,感觉大臣对君主说话绕了无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礼”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lz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