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
带着拐弯调调的川普从三号窗口传来。
“打包的饺子好了!”
声音高亢洪亮。
“大份黄焖鸡……”
一号窗口,二号窗口声音也纷至沓来。
“炒面片!”
“炒面片……”
哦,炒面片,我的炒面片好了。
披星戴月,伴着一轮圆月归来,马上就22点了,趁着现在人少在四号窗口点了一个揪片子炒面。
老板一直称揪片子为“炒面片”,这个称呼更接地气一些吧!
抽上三片纸巾,拿上三瓣大蒜,端上“炒面片”寻一方雅座落定。
这座地势较高,坐在这里可俯瞰四方。
用勺子捋一捋面片,让积压的热气释放出来,凉上一会,味道会更加均匀,面片口感更加劲道。
趁着“醒面”的时间,把那三瓣蒜扒开,一一放在纸巾上。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中午不敢吃,怕口气对人不敬,这会儿再没人能能闻得着,我可以尽情享用了。
吃一勺面片,就一口蒜。
两种本毫不相干的味道相融,瞬间发生了奇妙的反应!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香!
暗暗静静地吃上一碗面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三头蒜就是这一盘面的量,再多了就不舒服了,即便这个味道很让人上头也要克制,过犹不及,就是这道理。
第一瓣蒜吃下,一整天的疲惫已消去大半,虽然不是如沐春风,身上也轻松了不少。
稍作歇息,惬意的抬起头,看这人,这灯。
目及远处,靠边的偏僻角落里,一个身影俯在桌子上“动作诡异”。
时而脑袋左右摇摆,时而双手拄腮面露沉思,时而挥动右手做奋笔疾书。
没错,奋笔疾书。
他手里的是笔,不是筷子。
他面前桌子上的是本子,不是盘子。
他沉思时嘴里,手中并没有烟。
他不是在吃饭。
他在学习!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他居然在学习。
这里是我们小区的食堂。
他就在这食堂里忘我的学习。
在他右侧十几米处就是一个个做饭的窗口。
此时,各个窗口里老板正用力的吆喝着,招呼着来人,送出已经做好的饭食。
不时有下班的员工从各个窗口走过,有些直接走向窗口,有些驻足静立,一副难以抉择的模样,看来还是有很多人陷入今天吃什么的人类难题。
三班倒人员下班回来了,又到了各个窗口上人的高峰期。
人潮涌动,呼声不绝,一片嘈杂。
而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俯首依旧,用心的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时翻动放在左侧的书册。
我又吃了一瓣蒜,抬头再次看他。
他似乎对这嘈杂的环境毫不在意。
这0.1秒之间我想到了一个小时候听到的励志故事。
当年毛主席为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和恒心,锻炼自己的意志,专门去闹市口看书。
当我瞬间失神之际,他也抬起了眼睛。
四目相对,目光相触,却又立即分开。
我看向右侧的人群,他低头继续看书。
我不再直视他,偶尔用余光撇过,落在他的身上,怕打扰到他。
虽然杂乱的声音干扰不到他,但是有心之人的一个目光可能打破他的心境。
不应该拿伟人做比喻,但是他确确实实是我见过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第一人。
也是唯一一人。
那么多年,都没有见过。
第三瓣蒜吃完了,一盘“炒面片”也见了底,再没抬头看他,但是那道身影一直在脑门前浮映。
时光回溯,那是个寒冷的冬天。
同样是嘈杂的声音,同样是散乱的人群,同样是一所餐厅,有这样一群人,一手翻书,一手执笔,纵情朗读。
读书声,吃饭生,叫卖声……融合到一起,组成了一段特别的青春。
回过神来,已是十年以后。
恍惚近在昨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