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书推荐读书今日看点
听老太太给你讲故事——《乱时候,穷时候》书评

听老太太给你讲故事——《乱时候,穷时候》书评

作者: 付与笔端 | 来源:发表于2017-02-18 14:37 被阅读0次

文/付与笔端

听老太太给你讲故事——《乱时候,穷时候》书评

知道这么本书,是源于《读库》某一期里的一篇文章《我的学生姜淑梅》,作者署名艾苓,之前我并不知道艾苓是谁,更不知道姜淑梅,读完文章后,才了解到原来有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女儿,鼓励并指导自己识不得几个字的母亲写了一部书,原来有这么了不起的老太太,六十岁才开始学写字、在七十六岁的时候居然一个字一个字写出了六七十万字的文章!也就是后来正式出版的《乱时候,穷时候》。

什么是文学呢?诗词歌赋是文学,新闻报告是文学,长篇短篇小说是文学,笑话游记是文学,在我看来,言辞达意的就是文学,言之有物的是好文学,能感动读者的就是优秀文学,《乱时候、穷时候》无疑是我心目中的优秀文学。

乱时候、穷时候我们这一辈人没经历过,很多生动的历史没有人记录,就永远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而正史缺少个体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和情感体验,但历史的骨架又需要这样的血肉充盈才得以丰满和真实,从这个角度看,《乱时候、穷时候》是一部难得的纪实报告文学,是正史的珍贵注脚。

乱时候、穷时候最能检验人性,或坚韧或懦弱,或正直或卑鄙,或凶残或善良,姜淑梅老太太面对面拉家常似的叙事写作方式,将那个年代里一个又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写的活灵活现,一举手一投足仿佛就在你的面前,他们(她们)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也都进到你的心里,他们(她们)的小心思大仁义小欢喜大不幸也都牵动着你的情绪。从这个角度看,《乱时候,穷时候》是一部出色的人物小传。

最令人感慨的还是老太太的好记性,但光凭好记性还不够,老太太年轻时的观察力也是惊人的,生动的对话记录、细致的环境描写,没有当时的“记”,也无有后来详实的“忆”。此外,老太太一定是个健谈的人,叙事逻辑清晰,一件事从头到尾说的清清楚楚,其实故事都在老太太肚子里,只是老太太花了点力气把肚子的故事用笔墨一笔一划写到了纸上,你听,字句里分明回响着老太太纯正的山东口音咧!

书的开头,姜淑梅同学自己写了其中一篇序,里面写到,艾苓老师对姜淑梅学生说:“写的时候你要想着,你对面坐着一个人,他从来没有听过你讲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姜淑梅学生说:“行,俺记住了。”

现在,你有兴趣想听听这位老太太讲故事吗?

相关文章

  • 听老太太给你讲故事——《乱时候,穷时候》书评

    文/付与笔端 知道这么本书,是源于《读库》某一期里的一篇文章《我的学生姜淑梅》,作者署名艾苓,之前我并不知道艾苓是...

  • 穷时候,乱时候

    内容与题无关,断断续续3个月才把这本书看完,题材来源于生活,却不是我们8090这一代熟悉的生活,而是那么疯乱动荡年...

  • 乱时候,穷时候

    听这本书整整听了三遍,这也是我目前为止最用心去听的一本书,虽然短短的几十分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交代清楚,但真...

  • 《乱时候,穷时候》

    书名:《乱时候,穷时候》 作者:姜淑梅 很荣幸能看到这本书,这本书我花了最长时间看完的,而且还是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书...

  • 《乱时候,穷时候》有感

    摘抄《乱时候,穷时候》的句子。 点天灯就是在犯人的两个肩上挖洞,放上粗灯捻子,倒上豆油点着,把人慢慢烧死。人...

  • 听书| 乱时候,穷时候

    每天听一本书,好像有些功利,甚至是得瑟,这是我曾经的想法,习惯于捧一本纸质书,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这听书好像是没读...

  • 03.09读书:《乱时候,穷时候》

    【小文摘】 人多地少,俺家最难的时候,爹说过几句话,一句是:“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

  • 今日读书:《乱时候,穷时候》

    这是一部描述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时代巨变的书,它不是写精英编撰的正史,而是把湮没在历史车轮下,那一个个挣扎求生的小人...

  • 读《乱时候,穷时候》有感

    01.活到老,学到老 《乱时候,穷时候》的作者姜淑梅,六十岁开始学写字,七十多岁开始写作,完成本书时,作者已经七十...

  • 每天听本书 Day34《乱时候,穷时候》

    第一次看到姜淑梅老人的故事,完全被这个老人家的故事给折服了,她60岁才开始识字,75才开始写作,今年82岁了,她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老太太给你讲故事——《乱时候,穷时候》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wr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