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邑人电影院
《地久天长》饮誉柏林,带回影帝+影后双料大奖,改写了中国电影史。
《地久天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片?值得这么高的荣誉?配么?
配!绝对值得。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实际上,《地久天长》还可以赢得更多,而不只是表演奖项。嗯!
它有一个很棒的故事,更棒的是融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当代史,构成了一个史诗级的作品。
先说一下它的故事。简单说,这是一个事关丧子的故事,是一个带有笑点的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里的这句正好用在这里。
名字尽管叫《地久天长》,但着力点却在于“此恨绵绵无绝期”。电影的英文名字叫“So Long, My Son”,意思是“再见,我的孩子”。中英文名字连在一起,可以看到的是一种悲痛深隐其中,很丧。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30多年前,一对夫妇痛失年幼的儿子,他们的时间就停留在了那里,再也走不出来,唯等待年华的老去。
再见,我的孩子。我们常开心地说再见,是因为可以再一次见面。而这里的再见,是再也不见。丧子之痛,就如一个巨大的梦魇一样,压在片中的夫妇身上,挥之不去。
苟且地生活在时光里,为了躲避纷扰,他们从包头躲到了海南,然后又躲到了福建海边的一个小村里。所谓的活着,只是为了不让对方倒下去。
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王景春与咏梅饰演的这对夫妇,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卑微到了泥土里,将悲伤与苦痛写在脸上,每一分钟都不似在演,而似纪录片一样故事就发生在他们的身上。柏林影帝与影后的殊荣,不是白拿的,他们真的演活了赋予他们的角色。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在电影院里,在大屏幕之下,除了开始的部分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切换稍微有些让人恍惚之外,等适应了故事的叙述方式,一点点融入到整个故事当中去,就等着被一次次镇住,等着几次眼泪不知不觉之间流出来。
尽管,整个故事都很克制,主演的表演更是非常克制,但是还是让人忍不住泪奔。因为故事就是那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无法不动容。
感人的故事有很多,感人的电影也很多,《地久天长》感人却并不是它唯一的长处,也不是影片的卓异之处。更优异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宏伟的画卷,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发的大历史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融入了影片之中。
是的,这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史诗性的作品,不一定非得是宏大题材,不必非得鸿篇巨制。不是只有《末代皇帝》与《指环王》这种才是,《地久天长》就展示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恰好,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光彩的《罗马》也是这类的影片。
《地久天长》是中国版的《罗马》。《罗马》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遗珠,同样是一部小切口的史诗性作品。
两部作品展现的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故事,涉及的都是个体的命运,但折射的却是整个大时代的面目。所谓的史诗性,就是影片所能展现出来的时代性。
《罗马》表面讲述是1961年一个生活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里一个叫“罗马”社区里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实际上折射出的却是墨西哥民主化转型时期遇到的社会性问题,通过导演的镜头,可以看到身为律师的社会上层人的堕落,他们道德沦丧,包二奶然后抛弃家庭;可以看到社会青年的流氓化,他们精于习武,是为了加入黑社会,充当政府雇佣的镇压大学生街头运动的打手;可以看到政府的无底线,不仅敢于向学生们开枪,更是公然雇佣黑社会冲在第一线,形成黑社会与白社会的合流;还可以看到阶级隔阂的顽固存在,上层人与下层人之间的天然鸿沟,尽管在消弭但仍不足够。社会在转型,影响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其间的错乱与纷扰,唯有时间可以抹平,但身处其中的人,却不得不感受着巨大的不便,有些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导演阿方索·卡隆运用极为隐忍的镜头,将一个悲伤的故事讲述的不落痕迹,看起来恬淡又平静,内在却冲荡着激流。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地久天长》同样如此。看起来,导演王小帅讲述的是内陆城市包头一个平凡的职工家庭的故事,只是时间上跨度了30年。故事核是一个家庭的丧子之痛,30年的时间却赋予故事以不同的意义。如果在古时候,30年间可能整个世界都没什么改变,可是这里的30年,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兴起的30年,整个中国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社会在急剧的转型之中。别人都变了,唯独你没有变,对比之下,这种变故带给人的影响,震撼度更大。因此,故事主人公的个人伤痛与时代建立了强有力的呼应关系,既是个人的伤痛,同时也折射出了社会的伤痛。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中国的改革开放,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成就,让中国从一穷二白的状态,一下成为了世界上实力数一数二的国度,而且拥有了高铁、网购等领先世界的技术。这种成就怎么夸都不为过,但在成就光鲜的另一面,背负的却是数不尽的伤痛。就像阳光,沐浴其中会感受到温暖,而阳光背后,在照耀不到的地方,则是不同的另一个阴暗冰冷的世界。社会在转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当地相跟着转过来的,有些人(数目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有可能他们还是常言意义的好人,而且他们也没有做错什么,可是社会就是容不下了他们。
中国社会自1980年代起,开始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现在,我们都记住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却忘记了其中的伤痛,而王小帅就揭开了给我们看,《地久天长》就是一部改革开发史。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曾经,我们经历过严打。那时候,大概你只是听了一首好听的外国歌曲,穿了一下当时时髦的衣服,然后去跳一下舞,就有可能被卷入“严打”的风潮中去,被当成流氓关进监狱,甚至可能被枪毙。
曾经,我们经历过计划生育。那期间,只要你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避孕,非法怀上二胎,就要面临丢掉工作的饭碗,而一旦被发现就不管你愿意与否,都会被强制引产。人权?不存在的。人命,不如一粒草芥。
曾经,我们经历过下岗。那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可能因为国家的需要而被辞退,丝毫不管你以后如何生活。
还有,你的孩子,原本很顺从的孩子也可能一下子变得叛逆起来,让人无从管教。
还有,当你离开城市一段时间,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楼房买不起了,街道再也不认识了,人也都变了。
以上,这些都是社会转型时期引发的社会性问题,属于很宏大的命题,但是在《地久天长》中,全都有展现。而且,大都映现在了刘耀军(王景春)与王丽云(咏梅)组建的小家庭之上。因此,他们在承受着丧子之痛之余,还不得不承受过多原本不该他们承受的社会伤痛。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罗马》做到了,《地久天长》也做到了。柏林电影节只将表演奖项颁给了《地久天长》,其实最佳影片也完全没有问题。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大概是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对片中提到的“严打”“下岗”“楼盘”等一带而过的词汇的深邃含义没有弄明白吧。只有“计划生育”,因片中给了大量的篇幅展现,直观感受可能稍强一点。评审团只被王景春与咏梅毫无雕琢的演技征服了,实在是有些可惜。
相对于《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样充满正能量的主旋律作品不同,《地久天长》很难得地展现出了对社会的批评与揭示来,让人看到另一个中国,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带人看到阳光的背后,那些阴冷悲伤的故事。
王小帅作为中国第六代的代表性导演之一。身为三线工厂出来的子弟,他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这一群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再三挖掘,拍出了多部作品,如《青红》《左右》《闯入者》等。这些作品都挺好,但是视野相对狭窄,客观上也收窄了影片思考的宽度,影响到了影片的深度,有些孤芳自赏,抛离了《十七岁的单车》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关怀度。这一次,《地久天长》没有再刻意地去讲述三线建设的故事,而是将视野放大,重新回到更具社会普适性的话题上来,回到了《十七岁的单车》所创造的路径上。不要小瞧这一下子,使得向隅而歌的大众纯文艺片,一下变成了史诗级的大作。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在故事的展现上,《地久天长》没有呼着喊着要做一份大戏的姿势,而是在故事上很小了一番功夫,绝不敷衍。上面,我说故事的核心是刘耀军(王景春)与王丽云(咏梅)夫妻度过漫长的丧子之痛的日子,但实际上丧子事件影响到的绝非只有他们一家,还有另外一个家庭,也深深地卷入其中。就电影而言,它讲述的是两个家庭,三对朋友之间的故事。
(此下有剧透,请慎重!)
刘耀军+王丽云的儿子刘星,与沈英明(徐程)+李海燕(艾丽娅)的儿子沈浩(杜江),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很要好的朋友。而刘星就是早早溺水而亡的孩子,他的死则归因于沈浩的作祟。因此,刘星之死,将两个家庭都深深拖入其中。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更早之前,刘星尚在世时,王丽云怀上了二胎,刘耀军与王丽云想隐瞒着将孩子生下来。结果李海燕恰恰是工厂里负责计划生育的干部,为了工作,李海燕硬拉着王丽云将孩子打掉。随着刘星的去世,等于是沈家欠了刘家两条人命,这种巨大的精神背负,在30年里也在不断折磨着沈家,包括逐渐长大的沈浩。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之外,刘氏夫妇与沈氏夫妇,外加上沈英明的妹妹沈茉莉(齐溪),以及刘耀军、沈英明他们共同的朋友高美玉(李菁菁)、张新建(赵燕国彰),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如同一个小社会。大社会发生的变化,都通过这个小社会而具体而微地折射出来。
在这个小社会之外,具体到刘家,他们后来又收养了一个孤儿,真名叫周福军的假刘星(王源)。原本,刘氏夫妻希望这个长的很像自己儿子的假刘星能够成为刘星,能够带给他们快乐与幸福。结果,却不能够,假刘星还成为了一名问题青年,孤僻、叛逆,还离家出走,让刘耀军夫妻伤透了脑筋。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日子看起来很平淡,日复一日地过着,但忧伤却挡不住,全写在了夫妻的脸上。王小帅选王景春与咏梅来演,实在是太对了。两位之前默默无闻的演员,一举天下惊。看来,不是没有不好的演员,只是缺少一部充分发掘其演技的好戏。
《地久天长》里,不只是王景春与咏梅演的好,其他演员的表现也都很好。只有徐程与艾丽娅年轻时候的扮相稍有出戏,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挺好,演技在线。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我更喜欢王景春多一些。可能是戏份的不同,他与齐溪之间的感情戏,也格外精彩。镜头之下,他内心的挣扎与撕裂,痛苦与无奈,全写在了脸上,每时每刻无不是戏。
《地久天长》是一部史诗剧,是中国版的《罗马》更多的就不剧透了,唯有进入影片之中,才能强烈感受到那份震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