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共读:每天8分钟,每周共读1本书
有书共读003——《沟通的艺术》
今日导读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意思是说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认识。
古语更简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沟通的艺术》第3章: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另外,我昨天才发现《沟通的艺术》已经出到第14版了,于是买了新版,下面的内容都是第14版的内容。简单对比后,我发现这两个版本的差别并不大,一级目录完全一样,只是翻译时的文字做了小调整,部分内容有所扩充,增加了练习题和例子。
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所做,部分内容与文章略有出入,供你阅读时参考:
第3章 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要想知道我们看到的哈姆雷特为什么不同,首先要清楚看到一个形象之后,我们的大脑都发生了什么。
01 知觉的历程
虽然我们觉得看到一个事物就有一个想法,实际上没那么简单,我们的认知过程是有四个步骤的:
第一步,选择
也就是我们“看什么”的问题。
世界上的事物万千,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要看什么呢?
我们主动去看,这就是动机,它由我们的主动意志决定的。
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被动接收信息。每天从一睁开眼睛,我们就要接收大量的被动信息,这些信息比我们主动看的信息多多了。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被动看的东西呢?
有两个因素:
一是高强度的刺激信息。如果一个事物突然出现,我们的感官就会被刺激到。
比如逛街时忽然跑动的人就比一直慢慢走路的人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突然出现的巨响我们也会马上注意到。
二是重复的刺激、重复的刺激、重复的刺激、重复的刺激、重复的刺激、重复的刺激信息。
很抱歉刺激到了你。加粗代表高强度,而多次重复增加了你看信息的概率。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被关注的程度= 刺激的强度 X 刺激的时间。
第二步,组织
从环境中选择了信息之后,我们就要考虑怎么组织这个信息。
比如下图中左边的图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花瓶,也可以看成两个人的头像,这取决于你将焦点放在亮的还是暗的部分。
我们把所关注和浮现出的主题称为“形象”,而把退居其后的部分称为“背景”。
比如,三人同时望向天空,第一个人在判断是否下雨,第二个人在观察白云的形状,第三个人纯粹在欣赏美景。
表面上看,三人看的都一样,但第一个人把云的高度和颜色作为形象,第二个人把云的形状作为形象,第三个人把整个蓝天和白云都当做了形象,这样看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同。
在图片3-2中,你可以尝试把不同的部分作为形象,你能看出多少个图形?答案在这一节末尾。
看待同样的事物,我们会倾向于采用同样的“形象”和“背景”,这就会产生一个认知模式。
事实上,我们根据经验做的判断都是认知模式在起作用,我们刻意学习,也是为了强化某一个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固化后会节省大量的认知时间。
看哈姆雷特也是如此。每个人经历不同,认知模式也就不同,虽然同样在看,但所调用的模式不同,看到的哈姆雷特自然“形象”各异。
需要注意的是认知模式也有问题:过于固化的模式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也就是刻板印象。
赵括纸上谈兵,就是认知模式固化,形成了刻板印象。
而在沟通中也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不要把人进行分类,把要我们交流的每一个人当做独一无人的个体。
诠释
诠释就是将一个行为与我们自己产生联系,让它具有意义。这个过程也称为“归因”。
仍以看云为例,三人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同样的云对他们有不同的意义。
第一个人想到一会自己会不会淋雨,第二个人在欣赏云的形状多变带来的新奇感,第三个人在享受美的感觉。
每个人看哈姆雷特也是如此,他们关注的只能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那个部分。
协商
到了这一步,回到沟通,几个人在一起时,认知会相互影响。
为便于理解,心理学家把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世界的故事称为叙事。在一种情形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我们意见不同,就是我们的叙事不同。
我们看完哈姆雷特后的讨论,就是不同的叙事在交集碰撞,如果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就是形成了一个共享叙事。
所以,从第一个步骤开始,我们看到的哈姆雷特就已经不同了。
</p>
02 归因谬误
我们通过诠释给行为赋予意义,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认知可能会犯错误,这些错误是我们的人性造成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谬误”。
归因谬误具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它是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固定的逻辑谬误,几乎无人幸免。
德国的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和《明智行动的艺术》介绍了大量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谬误,值得一读。
作者在书中讲了几种典型性的,简要在这里讲一下。
对人严厉,对己仁慈
一项任务成功完成后,我们倾向于把功劳归于于自己,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而在一项失败的任务中,我们却倾向于认为他人应该付主要责任。
强调别人的缺点
我们偏向留意别人的负面印象甚于正面印象。
你如何看待哈维?他英俊、工作勤奋、聪明、诚实,他也是一个自大狂。
最后一项特征是否使你对他的判断产生改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代表你和大多数人一致。
最明显的最有力
我们容易被显而易见的事件所影响。我们很容易选择环境中最明显的刺激,而问题在于最明显的因素不一定是事件中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因素。
比如,当两个小孩争吵(或两个大人为重要的事情争吵)时,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去责怪第一个发难者,其实另一个人也有一半责任,因为过程中他可能取笑对方或拒绝合作。
先入为主
光环效应、魔鬼效应、名人效应、马太效应,都有先入为主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会爱屋及乌,虽然有缺点,但我们会把那缺点也当成了优点,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根深蒂固。
解决的方法是:尽量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告诉自己大脑非常容易出错,一旦发现可能存在问题,马上及时查证,及时承认错误。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不自信的人会猜想别人以不利于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而高自尊的人会猜想别人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待自己。
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想跳过一些内容,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你觉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先问一下学生的意见,所以你认为你的老师可能会乐于接纳有建设性的批评,结果很不幸,你错了!
知道了我们为什么会犯一些认知错误,我们该如何预防这些错误呢?作者给出了两个方法:认知检验和同理心倾听。
03 认知检验
这个方法很简单:
- 第一步,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 第二步,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 第三步,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这个方法能够有效的澄清双方的误解,但在运用时也要注意:一定要摆正态度,自己的态度要让对方感觉我们真的关注对方真正的意思,而不是在责难对方。
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以和为贵的文化氛围中,我们要对方做出解释很可能被对方认为这是一种冒犯,不给对方保留面子。
就是因为有这些风险,有些时候,我们即使没有听清楚,也不想给自己造成麻烦,蒙混过去算了。殊不知,以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大的麻烦。
04 同理心沟通
同理心,就是从某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以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说来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的难。为什么难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下面这个方法也许可行。
一群日本的小学生创造了一种“枕头法”来进行同理心沟通,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方法是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转枕头,枕头有四个边和一个中心,在沟通时,双方依次从每一个不同的立场看议题,最后几乎总能非常好的解决问题。
立场一:我对你错。这是我们通常的立场。
立场二:你对我错。这是你转换视角,尝试用最强有力论点来解释对方为什么有不同的观点。找自己的缺点,并试着支持对方的立场,这需要训练和相当大的勇气。但转换视角会让我们看到别人观点中的优点,理解他们为什么提出了你原先无法苟同的观点。
立场三:双方都对,双方都错。从这个立场,你承认了双方都有长处和弱点。所以会用更公平的方式看待双方的观点,而且会让你看出:这个议题并非像起初那样只有自己对,而是一个全对、全错的事件。
立场四:这个议题不重要。这个观点将帮助你了解到,这个议题并非像你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重要,经过思考后,就会发现更重要的议题。比如,你会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好像更重要。
结论:四个立场都具有真理。在了解了这四个立场后,最后一步就是认识到每一个立场都有些优点,虽然逻辑上不能存在一个既对又错、既重要又不重要的立场。但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更好的问题和更好的解决之道。
这个方法与史蒂夫·柯维在《第3选择》中提出的方法差不多,核心在于,只有当双方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之后,就有可能提出一个全新的、对双方都更为有利的选择。
总结与评论
这一章中,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 沟通中认知的四个历程:选择、组织、阐释和协商。
- 一些常见的认知谬误:对他人严厉,对自己宽容;强调他人的缺点;最明显的最有力;先入为主;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认知检验的三个步骤: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 通过枕头法进行同理心沟通:我对你错、你对我错、全对全错、这个议题不重要、四个立场都是真理。
我的评论:
沟通中的认知过程稍纵即逝,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多想,如果想要在沟通时更好的控制自己,就需要在一段失败的沟通之后做大量的反思工作,而学习沟通理论,并在生活中刻意用起来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END>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
我是陶肚,希望今天的文字对你有所启发(点击名字可以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