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至深处,应是有心而无痕

作者: 凤歌温心 | 来源:发表于2016-07-22 23:08 被阅读721次
书被我翻得有点破,哈

“养一个小人,没有问题。为这份爱,担一生一世的心,担不起。”

少女时代读不懂三毛这句话,如今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却一日比一日感同身受。养和爱,一个是技术含量不算高的活,一个却是要认真到灵魂深处的任务。

我很幸运在孩子尚小时,选择的第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便是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真的是一本不唬人、不讲套话、不误导人、科学实用、通俗易懂且操作性很强的好书。

作者是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她以一个充满智慧的妈妈温柔的视角,围绕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将每一个细节里蕴含的教育机缘解析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间渗透着细腻和理智的爱,给我最深的体会是:爱至深处,应是有心而无痕。


你不是不爱,你是爱无能

作者之所以成为别人眼里“命特别好”的妈妈,是因为她的女儿从小就让人省心,身上毫无独生子女半点骄娇之气,不仅品学兼优,性格更是超越年龄的稳重成熟,自主自立,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

记得把最好的时光,匀点给孩子

所谓的“命好”,不过是脱词,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但有的家长手里拿的可能不是刻刀而是锄头——不懂得教育雕琢之道,只是把孩子精心养大了,在给予正面管教和积极教养方面的无力感却与日俱增,直至孩子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之间开始竖起一重又一重的门。

这种无力感,作者的解读是:天下绝少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你爱无能。

因为你很忙啊,没空对孩子笑,没空跟孩子讲话,没空陪孩子玩,每天却可以像打了鸡血一样处理满满当当的工作和社交!好不容易留给孩子一点边角料的时间吧,还得挤出来刷刷屏吐吐槽,无怪乎给孩子讲个故事都呵欠连天……

你把干事业和教育孩子当作两件对立的事来看,可以为孩子花钱,却不能为孩子花时间和心思,所以心安理得地忽略孩子渴求的目光,冠冕堂皇地拒绝哪怕只需要花两分钟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

我们常说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却再也没有耐心像父辈一样,愿意亲自为孩子做一个费时费力的手工玩具,或在大热天边摇扇子边陪孩子数星星讲神话。

现在给孩子买份玩具就是动动手指头的事,尿不湿解放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奶粉可以避免哺乳的种种麻烦与劳累,如此等等。时代发展,生活便捷,给大人们带来了诸多福利以及打发应付孩子的捷径,零食,游戏,动画片……

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和套路。

所以爱无能,说到底就是自私。孩子是弱势方,当大人的利益与孩子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掌握选择权的大人就把天平倾向了自己。

好的教育是举重若轻

你以为孩子不懂事,其实你比孩子不懂事

如果家长一直让孩子做牺牲和让步,孩子买单吗?当然不。

因为他(她)是一个有思想的生命、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啊。

所以叛逆、抵抗,或者自卑、消沉。

而这些表现,成为大人眼里的不懂事。

三毛说,“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孩子脱口而出的意见,往往就是最精确而实际的答案。成年人最幼稚的想法就是:小孩子又懂得什么?”

对此作者也在书里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内容如下: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拿了两个苹果,妈妈问:“哪个给妈妈呢?”孩子就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妈妈脱口而出:“这么小气啊”。孩子委屈了,“我只是想尝尝哪个更甜,哪个就给妈妈啊。”

看,戴着有色眼镜的大人,又怎能理解孩子一片纯真的发心呢。

其实孩子并不享受当孩子的状态

生活中不懂事的大人真不少,作者就在书里列举了很多,比如把“逗孩子”变成捉弄孩子,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让孩子不安和失落;比如天天追着孩子喂饭,却不知此举反而会败坏孩子食欲甚至长期得不到复原;比如自己说话常不算数,却要求孩子不许撒谎……

估计每个家长看完都躺枪了,反正我是边看边流汗!

我们以为吃过的盐比孩子吃的饭还多,就不自觉地用我们的阅历和知识去嘲笑孩子的无知,用自以为成熟其实已经磨得毫无棱角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和要求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照顾了自己的心情,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

不是吧,爱无能,不懂事?这有违为人父母者的初心啊,明明我们所做一切都是希望孩子好。

但你花时间去学习怎么当父母了吗?

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而父母则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第一任老师,但多数人都是还没有做足功课或者毫无准备之下为人父母,若没有先当好学生的角色,又如何为一个需要你负全责的生命传道、授业、解惑呢?

所以,所有可能或已经当了父母的人,都需要学习一门人生课程:爱的方法。

一个孩子不小心被板凳拌摔倒在地上,哭着不肯起来,A家长冲上去抱起孩子,嘴里说:“这板凳太坏了,踩它!”

B家长说:“宝宝,快起来,地板脏哦,以后要小心知道吗?”

C家长说:“宝宝,你想像兔子一样蹦起来呢,还是像乌龟一样慢慢爬起来呀?”

A和B的做法太常见了,C的做法更胜一筹,因为有童趣。但我认为作者给出的答案最有爱——轻轻地亲亲孩子的疼处,一番安慰之后,再给板凳揉揉疼。这样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意识到这不是谁的错,要互相体谅。

孩子的世界里无小事

其实作者在书里分享了很多类似的理念和做法,她用这样一点一滴的做法让女儿明白:一个善良的人,和世界的摩擦是最小的。

当然,这本书给我的惊喜不止这些。除了从中学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它刷新了我对每一件与孩子有关的小事的认识,使我更加警醒,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

另外插播一下,超羡慕作者尹建莉老师和她的好好先生在育儿路上的十足默契,简直就是琴瑟和鸣,并且体贴勤快的先生还主动包揽了很多家务,真是太虐心了!夫妻关系和谐,又何尝不会给孩子留下终身印象和毕生影响呢!

总之,反复看过这本书,我愈深刻地感受到,爱是一门深奥的课程,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开不同的锁结。一定要做个有心的家长,要掌握很多方法和技巧,同时要勇于跟自私、懒惰、无知等自身劣根性顽强抗争,这样才算拿到爱的通行证!

最最重要的是,要记得:爱应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不刻意,不给孩子增加无谓的负担。“有心而无痕”,才是爱的最高境界。


凤歌笑孔丘:向世界表白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文字,我只想留下热爱的痕迹。

期待和您分享更多原创作品

相关文章

  • 爱至深处,应是有心而无痕

    “养一个小人,没有问题。为这份爱,担一生一世的心,担不起。” 少女时代读不懂三毛这句话,如今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却一...

  • 有心而无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曾这样说过:“教育最美妙的境界是有心而无痕。”当时觉得非常有道理,但又说...

  • 教育,有心而无痕

    自从当了妈妈以后呢,就非常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当然不会想着做一个非常完美的妈妈,毕竟事无完事、人无完人。那么...

  • 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而无痕

    很有幸,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它讲述了作者尹建莉教授和她女儿之间的故事。 这是一本内涵超过...

  •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作为一个六岁女孩的宝妈,从一个育儿菜鸟到开始看各种育儿书籍、公众号,努力学习各种育儿...

  • 你选拔苗助长,还是有心而无痕?

    有一个母亲特别爱他的孩子,怕他在外面受到欺负,从小学第1天开始,天天开车接送他上下学。直到高中三年级时,她仍不肯让...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作者:尹建莉著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育儿心经: 有心而无痕 第一章 提高爱的质量 1、关于...

  •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一

    第二次读好妈妈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在连续三天跟孩子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迫切想控制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建立良...

  • 不以识字多少论“英雄”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北师大教授朱旭东 与大学舍友聊娃时,她说:“小语...

  • 有心无痕,无招胜有招

    教育的美妙境界,是有心而无痕,润物而无声。养育孩子是千千万万个累积的日常,潜移默化的结果。 孩子在成长,家长同样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至深处,应是有心而无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z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