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碰巧,事也偶然。在一瞬间,在校园门口,多么熟悉,这几个字,就金色地跳进了自己的眼睛,进入了自己的心海。原来的竖,此刻都因为学校书法的进行,推广,变得这么富有意义,这么好看。中国的“中”,牟山的“牟”,这最后一笔的竖,是那么坚挺,小小的脚尖,托着整个字的匀称,和谐。熟悉的校园,城东路小学。在时间里美好,在幸福中颤动。
小学八个大字,城东路小学,一个文字,一个文字地拍着,要慢,要认真,更要仔细。让它们都装进这一个框里面。左右对齐,上下匀称。在中间夹一张校园的图片,那就是美与艺术的结合了。文字虽然只是八个,但是它迎来了多少学生,多少笑脸。从一年级的讲规矩,整纪律。到坐在校园,听老师的课,学做人的成长。小学,是每个人初恋的印象。
进入校园,门口即是在这边放置的班牌。蓝色,橙色,粉色,绿色,棕色,黄色,每一种颜色,都是一处班级文化的展现。放学铃声一响,一个欣喜,高兴,激动地小脑袋就飞一般地窜到了下面,拿起班牌,然后迅速地站到自己班的位置那边,也许这下课后的激动,就是他们小小的童年。同样班牌是一个班的代表,是一个班级的符号。立在那,学生就知道朝向那个位置站定。
班级牌托举着班牌,班牌虽轻,确是一个班级的荣誉。走在外面,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行,皆是人家了解班级的窗口。从走姿,路诵,精神状态,皆是班外在的表现。到了解散的地方,瞧见自己的家人在那边等着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这些小家伙头呀,就屁颠屁颠地离开了。送走了他们,老师也就迎来了自己的烟火,走进了自己的小家。可是那群小脑袋有事了,也会时不时偶儿地飘来一个个消息。
曾经的清洁区,就在这校园门口的地方。曾经那班上的几个学生,就像小老鼠一样,打扫着这里。拿着扫把,掂着簸箕,没有垃圾了,也要在这边瞅瞅。该上课了,就恋恋不舍地回去。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曾经,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童年了。
北墙边的花,长在一个个方木墩子里有风的地方,花就灵动着,摇摆着,妩媚着。有蚂蚁在土壤上爬着,有蜜蜂在上面飞着。凑着近了,闻一下,有香,淡淡的。不过这样的挺好。一朵朵小花,一片片小花。是红色,是黄色。是开苞的,是绽放的,是败落的。有大小的不一,有时间的先后。看着美,是舒服,是享受,是幸福。
向里走,美人的,耀眼的,就是这分列东西的八棵银杏树了。三棵黄的较早,五棵黄的较慢。就是那一棵树上面的,一片叶子上面的,一树枝上面的,也不一样。青黄混杂的,树枝净叶树枝光秃的。不一,本就是一种美。
下面的银杏叶,随着时间,随着风,随着岁月,落下了,躺在了校园中。有树下的,有离着远的。风让它们扩大了地盘。这是金色的小扇子,是金色的眼镜,金色的星星。一阵风吹,它们又改变了地方。有人爱开玩笑的,晃着瘦长的银杏树干,这校园也就下起了金色的雨了。也许这抖落下来的就是深秋入冬最后的怀念。
校园的夜,漆黑的夜空,还有着一两颗星。教学楼上,两盏白色,散发出彩虹一样光晕,似是月光的白,照亮着校园南北楼的中央。银杏树的影子落在了北墙窗玻璃上, 还有那黄色带着一点阴影的是天上被教学楼挡着的月亮。
校园夜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