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刷到一个视频,是曾奇峰老师的。
提问者: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基本上一到六年级从来都是第一名,但是升到初中之后就开始厌学逃学,甚至以死相逼。作为爸爸非常苦恼,一方面知道不能逼孩子去上学,另一方面担心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后一直不上学,今后的人生怎么办呢?
曾老师的回答很有意思:
“我觉得我们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要放弃自恋,我们要看一看什么是最重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太可能在这种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既要又要”,就是我既要我的孩子是活的,他不会因为现在这种情况自杀,又要我跟他的关系温情脉脉,还要他能够好好学习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就表示父母太贪婪了,也表示父母太自恋了。”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只能要一个东西的话,那么要什么?答案非常一致,就是哪怕20年后他饿死,或者现在他完全没有自我功能,都没有关系,我们只要一个: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这个时候更要有一点江湖义气,比如,如果你现在不上学,我有饭吃,你就有饭吃。在孩子被这样一种方式被父母支持,就是无论你怎样我们都爱你。孩子一定会慢慢恢复。”
“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信念,如果我们不虐待孩子,不过于控制孩子的话,所有的孩子都会自然的按照主流社会来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能力。”
这是一个精彩的解说,“江湖义气”说的很有意思,也是爱的一种表达。孩子的所有问题似乎都离不开亲子关系,不好的关系制造问题,好的关系助力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是最后还是要回到“爱孩子”的初始阶段,才能完成闭环。
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很多,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首先就得沟通,好的沟通又需要以好的关系为前提,再继续反推,“爱”又是关系的基础。这么绕一圈回来,看问题似乎就清晰很多。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上小学的表弟很叛逆,他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他和姐姐在那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自然也受到影响。
姐姐经常跟我告状说弟弟爱动手打她,我自己本身也是未成年人,还不具备教育表弟的能力,但是表弟从小和我关系不错,我就试着跟他沟通,我问他:你和姐姐有什么矛盾吗?姐姐说你对她很凶,能说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他可能觉得理亏了,支支吾吾地说:我们没有多大矛盾,我就是很烦她,她一天就想管我。
我说:我明白了,以后这样好不好,每次你和姐姐有什么矛盾,就把它写下来,姐姐对你做了什么也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好吗?没想到他爽快的答应了。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姐姐说他们的关系好一些了,可是之后我们联系少了,这个事情就没有再继续了。可是表弟最后因为叛逆而早早的辍学了。
我是一直替他惋惜的,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差,假如父母对他的关爱多一些,也许他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吧。
家庭关系看似错综复杂,但是解决的办法总是离不开“无条件的爱”。孩子受挫了,厌学了,不自信了,甚至是抑郁了,能挽救的始终还是父母的关爱。爱真的是教育的闭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