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统经济学认为,钱是没有区别的,钱就是钱,每一张同等面值的货币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不管这些钱是工作所得,还是买彩票中的,或者别人赠与的,甚至是马路上捡的,但真的是这样么?
人总是会赋予金钱不同的价值,贴上不同的“标签”,放在不同的“口袋”。
血汗钱、辛苦钱、救命钱、意外之财、飞来横财、大钱、小钱、零花钱,不同的钱赋予不同的价值,不同的态度对待。
人们根据钱的来路、储存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无意识地将金钱加以归类,并赋予不同的价值,进行管理,称之为心理账户。
二、
心理账户现象是很自然而然的,以致我们无法察觉,有个小测试不妨如实作答,以期认清自我。
1.假定你花了500元,买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到了会场门口票丢了,你会再花500元买票进场么?
2.假定你打算到了会场门口在买票,但买票前发现丢了500元,你身上还有足够的现金,你会买票进场么?
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可能掉头而去,在第二种情况下却舍得掏腰包,虽然两者都是损失500元,且必须再花500元,才能享受预期的快乐。可是,大多数人的反应却不一样。
他们觉得第一种情况下,是花1000元,买了两张票,花钱买票这是一件事,一笔账;第二种情况下,是丢了500元,500元买票,丢钱和花钱买票这是两件事,两笔账。
这种依据情况不同,用迥然不同的方式看待两个相同的损失,是划分“心理账户”典型的例子,有些迹象能显示你有划分“心理账户”的情况:
1.觉得自己并没有乱花钱,却老是存不到钱。
2.不会乱用积蓄,可是一有意外之财就花个痛快。
3.用信用购物方式花钱(比如花呗、白条、信用卡),比用现金更大方。
三、
大多数人会根据一次性获得的收入的多少,把这些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不论拿的是奖金、退回的押金还是其他收入,钱数的多少会影响花费率。
一些原来可能归入任意支配“心理账户”的收入,如果数额够大,很可能会被转入更重要的“心理账户”里。
比如彩票中得的奖金,像是两百元,你很可能大手笔买一个三四百元的包。可是,如果你中得的奖金是二十万元,你就会把它放进更重要的“心理账户”,这是买房子的首付不能乱花,实际上你买得起更贵一点的包,这并不影响什么。
四、
这里不得不提“心理账户”所导致的一种典型现象,叫统合损失。
大多数人在碰到损失或者必须做某种开支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把它们藏在更大的损失或开支里,借以逃避现实。
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经历,在购买电器或者电子产品的时候都会遇到加钱延保的情况。若是在实体店,推销员会极力怂恿顾客多花几百元延长保修期;若是网上购物,店家则会把它包装在套餐中。
单单让你花几百元去维修,你可能会嫌贵、会犹豫;但当你购买了近万元的电子产品时,反而觉得是小意思了,这么贵的电脑我都买了,还差这几百元?
不过,有弊必有利,“心理账户”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为未来的目标而储蓄。
毕竟,绝大多数人的钱都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或是购房的“首付”,或是娶妻的“彩礼”,或是养老的“棺材本”。
花钱再没有计划的人,都会避免动用这些积蓄,因为他们把这些钱放在最重要的“心理账户”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