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揭开锅盖,一股香气热腾腾地扑面而来:咕嘟作响的汤里,一块块排骨很是诱人。
思绪随着升起的烟雾,飘到了十年前。
二零一一年初,我辞去地产公司的文职,为自己参加的公招,准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招考地是重庆。
从成都往重庆,那时的高铁是九十九元——印象里大概是这么多。
笔试面试,我在这两地来回两次。
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里的山路、小面,和那时的那锅猪脚海带。
笔试时,一个表妹在军医大实习——她学的是护理专业。我投奔了她,在她住的宿舍挤了两晚。
宿舍里住了不少人,都是来实习的学生。互相之间,认识或者不认识。
表妹带我去吃小面。
曲折陡峭的小路,让我走得心里发怵,腿也不禁有些绵软。公交车似乎用的都是柴油,发动机的声音隆隆作响,震得我都听不清表妹的声音。一路走过,也觉得除了柴油车,就没有能对付重庆这座山城的公共交通工具了。
重庆本地的小面,不论在哪个角落,不论以各种面目呈现,都好像一样美味。
两次到重庆,吃得最多的,就是小面——恨不得一天三顿都是它。
表妹不在宿舍做饭,平时就在食堂解决三餐。那时的我,压根儿没有想到还有做饭这件事。
于是在看到那锅翻着泡沫的猪脚海带时,我有些懵了。
一个小小的电饭锅,在拥挤的宿舍里,尽力地靠在墙边——那里有一个插座。
锅里腾起的热气和香味,让宿舍多了几分温馨。
可我总觉得有些不适宜——在那些“将就”的年月里,所有的“讲究”都被人侧目。
这一锅汤的主人,是表妹熟识的朋友。
她那些勺子,撇去海带翻出来的泡沫,不厌其烦。
“一起来喝汤吧!”她热情地邀请我们。
我们谢了她,随后便出门觅食了。
后来再去重庆,表妹已经不在那里,我也没再见到那锅汤,和那煮汤的女孩。
再往后的日子,我的工作稳定下来了,我也终于开始审视生活的样子。
我愿意花上两三个小时,炖上一锅乌鸡山药,或者猪脚雪豆。忙时就在锅旁看雾气,闲时就在锅边嗅香气。
在一次次撇去浮沫的汤勺里,生活的滋味才越发醇厚起来。
时隔多年,我总能想起重庆的山路,总是想念重庆的小面,和那锅冒着热气、翻着泡沫的猪脚海带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