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借作者的个人经历,来看看那些“看起来很好”的寄宿生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吧。
作者:一木钉
悟空问答上有这样一条提问:“寄宿制对孩子有什么伤害?”。这条提问勾起了我年少时寄宿生活长达17年的回忆。
奇怪的是,这两年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做一些自我疗愈,却很少会想到寄宿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那天,一边写回答,一边忍不住掉下眼泪,才发觉原来“长期寄宿”竟能带给一个孩这么多的伤害。那些为了保护自己而自动略过的回忆,又一幕幕浮现出来。
我自五岁半开始寄宿,小学、初中时一周回家一次,高中一个月回家一次,大学一个学期回家一次。
每一次离开家都是一场难熬的心理纠缠。在家的时光总是短暂,而回家的时间又特别漫长。到了学校的第一个晚上是最难熬的,因为太想家,心里难过,却又知道不得不这样而忍着。小一点的时候会因为想家泪湿枕巾,大一点了会辗转难眠。
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每个周末才能回家。在学校待了5天,一回到家,看到妈妈做的饭菜会特别满足,然后吃得特别多。每个周日下午返校以后,在学校都会因为胃胀气太严重,呕吐或者腹泻。那种对食物的匮乏感,让年幼的我面对家里可口的饭菜做不出正确的衡量,甚至不知饥饱。
写至此,才发现,原来成年后的自己经常暴食是因为儿时太匮乏。成年后,“吃”不再只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吃”更能补偿童年那个匮乏的小孩。
寄宿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常常是不能吃一顿好饭,不能穿干净的衣服,一周五天都要忍受对美食的垂涎和对身体脏污的忍耐。光是这些生理上的不适就足够让一个幼小的孩子难堪了。
寄宿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更多的则是心理上的不适,没有自我,没有安全感,常常不知所措。
站在30岁的这一端,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当年那个寄宿在外的小小的自己,心里生出无限怜悯。现在我才明白,寄宿对一个孩子来说,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留守。
或许,寄宿的孩子还不如留守儿童来得幸福。因为留守儿童的身边起码有亲人照顾,而寄宿的孩子从小就需要独自面对风雨,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集体或者朋友、老师。
在学校,大集体的生活中,孩子会面临难以融入集体,分帮结派的问题。有的孩子为了寻找归属感,甚至不惜加入一些混混的群体,或者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只能依靠“朋友”取暖。很多孩子早恋,也是在寻找归属感。
很意外,长达17年的寄宿生活并没有让我“适应”离开家乡的漂泊感,也没有真正“锻炼”出一个强大的内心,甚至没有习得在集体中自在交往的本领。
长年的集体生活,想家的心痛,吃不好睡不好的日常,都会让一个孩子心里筑起高高的墙,对爱强烈渴望,表面却又表现得冷漠。
这也造成了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不容易感受到幸福,具体表现则是:
外表独立,自理能力很强。
规则意识强,行为教条刻板。
内心脆弱,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敢做真正的自己。
不会与人交流,无法倾听、共情别人,人际交往能力差。
亲密关系中,要么过度依赖,习惯掌控,要么过分疏离,自我保护。
是的,很多父母都猜错了,让一个孩子真正强大的不是把他“扔出去”,而是给他足够的爱和陪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寄宿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还需看每个孩子的家庭的具体情况。
如果家庭能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温暖,小到一个电话,大到收拾好的行囊,回家后多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给孩子一些力量。孩子也许会多一些慰藉,少一些问题。
最怕的是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睡不好,回到家还无人问津,被严重忽视。家里家外,孩子都没有归属感,这才是对一个孩子的心灵最大的摧毁。
借用原问答中的话给各位父母提个醒。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作者简介:一木钉,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心理、教育写作,在文字中疗愈自己,惠及他人。亲子专栏签约作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