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名词,从英文直译而来,意思是指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舒适区
到现在为止,我的理想还是尽快退休,能够过上混吃等死的日子,我一遍又一遍的宣导只要我攒够了多少钱,就提前退休了,
人的欲望用现实告诉我,到达了一个数字,就会有新的数字来临,相对大学毕业的理想存款,我并没有真的退休。
人的努力会有一种惯性,当我习惯于996的工作时,换了一家新公司,就会感觉他的工作内容让我十分惬意,于是乎,开始在完成工作量后,可以摸鱼一会,但人不要跟比别人比,与人比结果是被别人同化,
我以为一段时间时间的轻松生活是我的财富自由,
我认为所谓的人生巅峰,是高空抛物的顶点,无论这一刹那存在多久,接下来的掉落,让人手足无措,
工作五天之后的周末最轻松,漫长的寒暑假总会无所事事,激烈比赛之后的聚餐更有意思,适当的紧张对身体有好处。
''趁年轻多折腾。
大学的时候,一个月能有1000块的收入,我会十分幸福,这个数字到了实习期就算我不用自己付房租,也是捉襟见肘,
在加一个零,再在加一个零呢,富人真的没有烦恼吗?
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熵。
宇宙总会从有序走向无序,对抗熵增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动运动,哪怕真的是无脑运动也可以对抗熵增,
舒适区,顾名思义就是停下来,享受被动流动,
我们仔细想一下,让我们停下来的、所谓的财务自由,也是我们的资产在看不见的持续产生现金流动,来替我们对抗熵增。
年轻,就是一种试错,给我们最大的推理顶上天空,折腾的越狠,越有可能到了平流层,甚至突破大气层,这样滞空的时间才会长一点,再长一点。
第二个建议: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追剧,我熬夜到晚上三点,早上无意间按了闹钟,结果为了追赶地铁把耳机丢了,路上边吃边跑,把白衬衣弄得都是油,结果还是迟到了20分钟,中途参加早会挨批,情绪发泄到即将成交的客户上,这个月业绩无法达标了···
蝴蝶效应真实存在,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整装待发,这样有精力打好明天的仗,我喜欢折腾,喜欢拼,但无论我们干什么,身体是最大的本钱,剩到最后也是一种战略,
同理把追剧到夜里三点,换成加班到夜里三点,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会差太多,
身体是一点点垮的,成功也是一点点积累的,两者均欲速不达。
多说一嘴:
心在动,念在烧,无所谓舒适区,只有我真的能够静心下来,享受这一分一秒,对我来说才是舒适的,
内心的安宁是一种境界,金钱到了一定数字后增长的会十分困难,财富的增长,是一种我如何面对我没有的状态。
致我即将步入大学的侄子侄女们,请你们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