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最美好的你好文章不忘初心,长远理想
2016年我读的书很少,却开始大量读论文

2016年我读的书很少,却开始大量读论文

作者: lekli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09:57 被阅读11933次

一、2016年我买了很多书,看完的却很少

趁着有空,整理了下2016年全年买的新书,把我自己吓了一跳。这一年买了五大箱书(天猫那种超大个的纸箱),压根还没看的,就有三大箱。

再到豆瓣上统计了下我这一年已读完且有在豆瓣上记录的书,一共是54本,如果算上那些我看完却忘了记录的书,这一年,我才看了70来本书。勉强算是完成了年初时定下的读书计划。而如果是前几年平均每年读一百多本书比,今年明显读的书少了。

这是怎么回事?

想了下,主要原因是本职工作太忙,又兼了简书心理专题主编,能用来看书的时间,明显减少。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开始大量读论文。

读论文有什么用?

今天刚好看到王路的文章《怎样读书才不浪费生命?》,感觉把我想表达的,都说出来了。他说: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读书用来装逼和撩妹,和真正靠阅读建立起专业度,是两个路子。王语嫣读的武功秘笈多,打起来,风波恶能打她十个。

我回想我过去几年为何能每年看上百本书,无非是一多半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小说,除了阅读时身心愉悦,顺便学点编排情节的技巧,对我本身的专业,是真的一点帮助都没有。

直到我今年开始在简书上写心理学的科普文章,我才意识到,如果再由着性子乱读书,我想要有属于自己的著作,就会很难。

二、我为什么要开始读论文?

其实,早在本科期间,我的导师就多次耳提面命,要多读论文,养成天天读论文的习惯。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压根没把导师的教导听进去。待到读研期间,才慢慢意识到多读论文的好处。再想起本科时的舍长说起他在北大读研期间每天读论文是按斤算的,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浅薄。

这又让我想起我读研期间的一次印象深刻的备课。当时老师让我们分小组备课,我所在的小组抽到的是开明人格特质培养的课程设计。

这个内容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翻遍国内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和相关书籍,没有一本书有这个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这次备课,真的要从0开始。

还好,老师给了提示,看论文,查文献,找到足够的理论支撑再来设计课程。通过在期刊网上进行关键词检索,我们确定了开明人格特质是来自于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塞利曼(M. E. P. Seligman)与皮特森(C. Peterson)研制出的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character strengths)。也明确了开明人格(open-mindedness)的定义,即:能通盘考虑,全面审视问题或情境;不妄下结论;能根据事实改变心意或想法;能公平权衡所有的依据而决策(thinking things through and examining them from all sides ; weighing all evidence fairly)。

另外,我们还查了汉典对“开明”一词的定义:从顽固进化到文明,后来指人思想开通,不顽固保守。

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根据学生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并最终设计出了一堂题为《变则明——福尔摩斯VS华生》的以角色扮演为基础的推理辩论活动课。而这一别出心裁的课程设计,也得到了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好评。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我算是尝到了甜头,我将此经验迁移到写作上,发现如果写作时先从读论文开始,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显得那么“想当然”、“拍脑袋”、“人云亦云”。

例如我写《“情商”真相:不要再被骗啦》,就是有感于好多人都在拿“情商”来写文章,却没几个人写得让我信服,我就想那还不如由我自己来把“情商”这个东西写清楚。怎么写清楚?先大量读论文啊。通过大量读论文,我才发现,原来好多人所理解的所谓“情商”,其实是不准确的。

例如我写《你知道马斯洛,那你知道超个人心理学吗?》,就是因为某一天看到有人在文章中提到“超个人心理学”,而我其实对这个东西的了解仅限于上《心理学史》课所留下的一点点记忆。于是我突发奇想,干脆我自己来写一篇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文章,把这个东西摸清楚。怎么才能摸清楚?先大量读论文啊。通过大量读论文,我知道好多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趣事,我又把这些趣事写进了我的文章。

例如我写《对不起,你以为的“心理学”不是心理学》,就是因为有多作者在简书上给心理专题投稿被我拒稿后跑来问我,为什么我的文章明明是“心理学”,你还拒我的稿。被问得多了之后我就意识到,原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心理学。我干脆写篇文章说清楚好了。同样,先大量读论文。于是,你会在我的这篇文章中看到,关于意志力的研究结论已经被发现可能是有问题的,关于“棉花糖的实验”还有新的研究结论,至于你们都好喜欢的武志红的新书《巨婴国》,我只能说“呵呵”。

通过大量读论文,我的知识深度和写作的水平,都在发生着变化。

三、你为什么需要书单

2016年的年底,各大媒体都在推书单。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你们需要书单呢?读书这件事,真的那么需要跟着别人的书单走吗?

我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是,我只认作者。

这其实也是从大量读论文得来的收获。读了大量的论文之后,你就会发现,同一个作者,他所写的论文,其实是有体系的,你把这个作者所写的论文都找来读,相当于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

读书也是这样。我高中时就开始喜欢的作者如村上春树、蔡骏、凤歌、欧文·亚龙等,这么多年出的每一本书的质量都挺高的。我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不少写作的方法。

回顾我的2016年,我开始学会少读点闲书,多读点论文,如果要读书,就要认准某几个喜欢的作者,你呢?


文章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bingo_

相关文章

  • 2016年我读的书很少,却开始大量读论文

    一、2016年我买了很多书,看完的却很少 趁着有空,整理了下2016年全年买的新书,把我自己吓了一跳。这一年买了五...

  • 读《骆驼祥子》,竟读出了这样一番滋味

    今日开始践行,读让学生读的书——老舍的《骆驼祥子》。读祥子,却读出了自己生活的心酸滋味。 大师手笔,经典...

  • 2016 年,我的阅读心历

    我很少读书,从 2015 年回溯到更早,我读的书少的惊人,我一直想多读一些书。2016 年,我开始慢慢的读起了书。...

  • 《管道的故事》读后感

    我很少读理财类的书,我读的书一般都是小说或者心灵鸡汤之类的,从这个月开始挑战了一下自已的舒适区,开始阅读一些关于个...

  • 豆瓣读书整理 - 草稿

    1.想读、在读、读过 想读的书:没有开始认真阅读的书; 在读的书:正在认真阅读的书; 读过的书:不想再读的书,如果...

  • 耶稣的家谱

    家谱在圣经中似乎是最枯燥的文体,很少人要看它,准确地说很少人仔细地去读它。然而圣经中却存在大量的家谱,这个说明家谱...

  • 空空

    小时候爱看故事书,各种故事。 但是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我能读的书很少。 语文课本拿到手里就开始从头到尾读一遍,妈妈给...

  • 另一个世界的灵魂洗礼 - 草稿

    读不读书地区别是:你可以因为我读的书比你多,最后却还是和你一样而嘲笑我。我不会因为你读的书比我少,最后却和我不一样...

  • 新手论文阅读指南

    (真正的读论文从 10 才开始,但前九步也必不可少) 如何读论文? 在开始看论文之前,找论文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

  • 豆瓣读书整理

    1.想读、在读、读过 想读的书:没有开始读的书; 在读的书:正在读的书; 读过的书:读过并整理完笔记打印出来。 2...

网友评论

  • 9e8e26bf6c36:准备写毕业论文的我才发现原来专业论文真的挺好看,尤其是域内大牛写的。。。这质量真是杠杠的
  • 时光里旅行者:请问主编一般在哪些国外心理学期刊网上看论文,可以推荐一下吗?谢谢主编:scream:
  • 935f6bc88e09:你选择读的论文大多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
  • 木头先生1:论文能把一件事情写的很透彻,读论文能加深你对一件事情的理解!读书认准一个作者的作品,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 052aa75e7a87:受益匪浅
  • 木木善榆:作者是心理系的吧,加油!
    lekli: @木木善榆 是的
  • 淇淇在太空:《巨婴国》呵呵。人们习惯为存在找一个已经在想象中的理由。
  • txb2d:很好
  • 鲁鲁林夕梦:你说不要书单,但是我们都是需要知识人,才会去读书,我们渴望书单,拿到书来弥补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需要书单,读多了就知道作者了,那时候就不要书单了
  • 3c4dd773110c:你平时看的论文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啊
  • 爱游泳的Danny:昨天刚刚做了个决定:001检索中文游泳运动员最早从何时开始训练的,什么年龄最适合开展竞技游泳训练
    002国外是何时开始的
    003国外亲子游泳相关研究文献
    004今天就遇到您了:heart_eyes::heart_eyes:
  • 5574b7373b62:喜欢,能请教你在哪里可以看财务专业的论文?
  • e9ef000e55dc:我试试你的方法
  • a98103b8c6bd:爱学习是好事。
  • 雨儿溪儿:目前研一,不得不看论文~不发核心期刊,无法毕业:hushed:真学渣。。不过看了这篇文章后觉得看论文的确是有用的
  • 海坑里的傻子:还好我才大二,寒假真的要多读论文了
  • 札小记:“再想起本科时的舍长说起他在北大读研期间每天读论文是按斤算的,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多浅薄。”这里表述是不是有问题啊
    徒忧子: @得风 应该没问题的☺☺
  • 派小欣:非常有道理!李笑来说要读专业书籍就去选那些被重复更新印刷好几版的书去读
  • 64c9cf03fca2:请问论文在什么网站读的?需要收费么
  • 6号特工:武志红的书,当闲书看看可以。感觉不太像正统的心理学的东西。
  • 竞二:12/30摘抄:1.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读书用来装逼和撩妹,和真正靠阅读建立起专业度,是两个路子。2.通过大量阅读论文,我们的知识深度和水平,都会发生变化。3.我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是,只认作者,读了大量的论文之后,你会发现,同一个作者,他所写的论文,其实是有体系的,你把这个作者写的论文都找来读,相当于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去看这个世界。4.作者推荐:村上春树、蔡骏、凤歌、欧文•亚龙等。
    徒忧子: @曾沐 哈哈😄
  • xiaolei123:一年??七十多本,哎 听歌一样过去就过去了那种,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而已
  • 夏妍妍:你啊,一知半解哼
  • 季童:这个是啊
  • 简小静:看完这篇,立刻在我身边的大学生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每天读一篇学术论文的微信群。
    lekli:@简小静 很棒!
  • 呜呜泱泱:有帮助!
  • 其叶:文章末尾可以提供论文的来源,哪些论文
  • 贾润韬要好好练字:让一个本科生,豁然开朗,
  • 693822836449:可是总觉得论文枯燥晦涩又难懂,没什么兴趣读:sob:
    693822836449:@rain默 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看的论文,就觉得不感兴趣
    7bf322385909: @下有苏吾 其实还是要对论文的主题提前就有一定认识和见解,哪怕只有一点点。然后是要对论述的主题有兴趣,不然读着会很困难。当我们带着那一点点看法认真读完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再经过一番思考,没准儿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之后,就是各种雀跃兴奋
    88356dc47570: @下有苏吾 可以有目的的选择
  • 8699b4cd87e5:受用,争取在本科期间多读一些本专业的论文。
  • 鸿娇姐姐:学习了,2017也要多读论文,顺便把研究也做啦,一举两得🙉
  • 米斯特YANG:哎哟,我觉得你这个选择很不错,值得借鉴!😁
  • c3923b7906f2:首先...我觉得作者并没有想过 论文的阅读也是需要一定专业基础的; 其次 中文的论文 当笑话看就好 ; 并且 像心理学 哲学这种专业 没在那个语境下生活gu
    徒忧子: @loveusodeep 本国有些学者的论文,跟水一样,没啥意思的😆😆😆😆。
    c3923b7906f2:@loveusodeep 生活过 很难能看得懂
  • 1c1e00d088b0:可是知网上很多论文都是抄来抄去,国外论文的数据库又很贵
  • 永恒的自性:好的,决定也写专业的文章!这是在简书的写作方向
    永恒的自性:向你们看齐
    徒忧子: @苏南橘 壮志可嘉,好样的☺☺☺☺
  • 说茶酱:有用
  • 7b86074e7b74:我总是比别人晚一步,总是在对的时间里做错的事情。
    永恒的自性: @午后经过 现在改也不迟,加油
  • 我爱凉白开:谢谢你给了我进步的新方法!!
  • 濮水之中:阅读论文的网站途径希望能够分享一下
    88356dc47570: @星星豆浆 知网
  • 7648829a9e91:我也在每天坚持看论文,但是是为了要毕业,但是一年以来,坚持看论文的习惯,无形中塑造了自己的知识见解,虽然无法达到一定高度,但是确实有收获,论文的文章体系、结构框架的严谨性,都会给予潜意识的提升!
  • 凡羽:其实就是从广泛阅读到了主题阅读的阶段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
  • 8333b9bfce6a:对于文所举的例子,希望在文末能附上参考文献。
    另外,想听听你对《巨婴国》的具体看法。不需要看个宏观评论,对其中某一点进行评析也行,毕竟像我这样的外行一般不会去主动搜心理学的论文
  • 26cd682450f6:简书还可以兼职吗
  • ca3534e10545: 该怎么选论文读,怎么系统读,读大学时导师还真没教,此外,作者大大读了这么多论文,有没有什么关于怎么读论文的自己的看法分享分享呢,😁
  • 4a4b7602835c:请问论文可以在哪里找啦
    c3923b7906f2:@Deaf 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 Feedly
  • 59812ecf2c9b:受益匪浅,谢谢前辈点拨!
  • 008242ed2bc0:角度比较奇特,站位比较高
  • LaTeXBI:有点文献综述的味道
  • f96cf8d16481::heart:️理学我个人认为不是单1⃣️性、局限性!结果固然精髓,但存在局限性。所以,过程必然重要!
  • Henry_子豪:同读研,但有时感觉读论文很枯燥
  • 宇宙第一肥:论文在哪里找啊?我也想看!我今年高三了!
    宇宙第一肥: @极简而已 好
    88356dc47570: @宇宙第一肥 现在还是多看点书吧,毕竟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看懂论文
    e7afe2d67a15:@宇宙第一肥 中国知网上
  • 9effcb6dd16d: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思考吧
  • Ashely七里: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跟风,随波逐流。别人给你开书单你就读书,别人跟你讲读论文,你就立马读论文……重要的是要清楚你自己的目的。其实只要你自己觉得可以学到东西,可以在其中体会乐趣,形式是什么真的无所谓。对吧?
    徒忧子:@Ashely七里 我们都是英雄,——所见略同嘛😄。
    Ashely七里:@廖树锋 哈哈:smile:有主见的好孩纸
    徒忧子: @Ashely七里 嗯,所以我并没有听作者的话去读论文😆😆😆😆。
  • 55d66ec93560:不明觉厉a
  • a05832db24ea: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年读70本已经够多了好吗
    永恒的自性: @屎壳郎123 实在觉得书,就应该拼命读,我们本来就干这行学生。
  • 乐之读:我还是继续多读点闲书:joy:
    花蓉儿:@lekli 你要专业,肯定要读专业的书,论文说白了也是专业书来的,读闲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学习人家的写作方式,看你带什么目的去读,要增肥也不是一顿饭能解决的,书买来不看是一种浪费,我看书从来不列什么书单,只要感兴趣,我觉得有用,就买了,列那么多书单你又看不完,列来干嘛
    乐之读:@lekli 我也没有什么进步的: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lekli:@乐之读 你的方向和我不一样,我多读闲书也没法有大进步
  • 阿阿阿当:有个问题,就是论文很新,但是不一定能成系统。而且结论有待推敲。如果目的是研究,那么论文肯定要读。如果要获取观点,讲给别人听,多半专著的结论会更成熟些。
    也可能专业不同哈。读历史类,教育类的论文,感觉水平差距太大,良莠不齐。所以偏向于专著。
    作者心理学读外文的可能比较多吧?
    阿阿阿当: @lekli 似乎还真没有,老爷爷们都说,要多读书啊。还真是可以写一写。
    lekli:@阿阿阿当 该怎么选论文读,怎么系统读,读大学时导师都有教的吧,我觉得不用特意写出来
  • 88356dc47570:我们老师也说趁着还没毕业多去知网下点东西
    88356dc47570:@Dawn粤U 可以在淘宝上买账号
    期待123与你: @rain默 知网是啥😱
    6b90df18c020: @rain默 我没好好听老师的话,现在要钱了
  • 向西的思想国:这也是奇思妙想么
  • 小宋老师的幸福课:我也喜欢欧文亚龙!握个手!
  • 朱迪娜:很有道理,首先是专业!

本文标题:2016年我读的书很少,却开始大量读论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vp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