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蜗牛爬行者
写在前面:关闭朋友圈卸载微博三个月,阅读了21本书,浮躁焦虑的心慢慢地平静了,这种用阅读沉淀自己的感觉,很惬意也很幸福。第一次推荐书,希望把这三个月里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愿我们都能不为功利,不为涉猎,仅用阅读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清静时光。
这一篇,我先推荐其中的四本书,这四本书的共同点是对人性的揭露与诠释,有时候,你会觉得书中的这些人离你很远,可有时候,你会依稀觉得,他们就是我们。
1.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推荐指数:☆☆☆☆☆
阅读《白鹿原》的初衷是来自于陈道明的一次访谈节目,陈道明鲜有参加访谈节目的经历,在那次采访中,他说文学作品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一个永远挺直着腰杆的人。
带着好奇我打开了这本书,小说以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作为引子。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白鹿原》里的民族秘史让人忍不住去探寻。一只如真如幻的白鹿在传说里似乎决定着原上所有人的命运,白嘉轩白家和鹿子霖鹿家,这两家几代人的命运交织和爱恨情仇在无形中暗示着白鹿的先知。
白鹿原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见证了太多触目惊心的人间剧目,结合时代的大背景,让你深切体会到原来小人物的生命也可以如此惊心动魄,斑斓多彩。
小说中有很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有读者拿它当一本小黄书来读。我不赞同这种读法,《白鹿原》中的性爱描写应该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来解读,那样一个物质贫瘠战火纷飞的年代,从性事中能窥探出怎样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才是我们应该去探求的。
最让我着迷的是小说中具有各种各异不同却无一不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陈忠实笔下的小人物无不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最终决定了人物命运的不同走向。小说结构清晰,让人感到一气呵成。
“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无一不是盗名欺世,你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这是一本你一打开就很难停下来阅读的书,开头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让你带着求知欲望一直读到小说的最后一页,仍然意犹未尽。
我没读过多少长篇小说,但就我读过的这些书而言,《白鹿原》是我迄今最喜欢的一本。
2. 《失乐园》 作者:渡边淳一(日本)
推荐指数:☆☆☆☆☆
这是一本争议很大的小说,同时受到热爱与唾弃,鲜花与鸡蛋。以我个人而言,我会献上鲜花。渡边淳一对男女爱情与性爱的观察与诠释之细致精妙让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屡次惊叹不已。
我写性,是为了写人生。—— 渡边淳一
这本书婚外情的话题是争议最大的来源。男女主人公都处于中年,对各自婚姻生活产生不满与厌倦后遇见了对方,他们迅速沉迷于其中,享受每一次偷欢带来的刺激与激情,他们愧疚却又贪恋在其中,无法自拔。
“好可怕。。。”
这是是女主人公凛子在性爱高潮的巅峰发出的歇斯底里的三个字,这是小说的开头,奠定了整本小说的基调:性爱的极致与巅峰让她在享受极度快乐和罪恶感中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接近死亡。
他们一次又一次偷情,达到性爱与幸福的巅峰,承受着社会外界和家庭带来的重重压力与指责,最后他们双双离婚,辞去了工作,但出乎意料,他们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在身体交织的高潮中一起用毒药结束了生命。
小说的结尾是两份尸检报告,警方用了很久才分离开他们在高潮中紧紧粘合的僵硬的身体。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永远是如此。有人在《失乐园》里仅仅看到了刺激感官的性爱描写,有人只看到了两个应受到道德谴责的偷情人。
我看到的,是极致极端的性爱带来的一种接近死亡的恐惧,身体的依赖继而产生心里的依赖,即便后来他们自由了,可是这份自由却是被社会孤立的自由,他们不敢踏入婚姻,因为他们害怕婚姻激情过后如水的平庸,认为让快乐与激情达到永恒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巅峰处戛然而止,结束生命。
渡边淳一说,他创作这本小说的主旨就是为了表达爱到极致的一种境界。在我看完这本小说后,我认为他完成了对主旨的诠释。爱到极致,高潮至巅峰后带给人的会是毁灭性的影响。
有人理解,有人鄙夷。懂的人自然会懂,而不懂的人大概是幸运的。渡边像是一个局外人,描写着人类的本质,窥视着人类心底由失控带来的欢愉和惩罚。
“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太幸福的话,就会担心失去这种幸福。”
“无论活着的人如何批判,他们自己皈依了爱的圣殿,在幸福的极致走上了通往永恒的安息之旅。”
3. 《寒夜》 作者:巴金
推荐指数:☆☆☆☆
巴金最为人广泛所知的是他的《家》《春》《秋》三部曲,其中我最喜欢《家》,读完《寒夜》之后,它成为了巴金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部。
彼时巴金的小说技巧已经炉火纯青,从《寒夜》的写作中可以感受到巴金后期写作的大家风范。
整篇小说讲述抗战时期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知识分子,围绕知识分子在社会压迫下无力改变命运的悲剧,揭示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与巴金的《家》相同的是,人物的故事与命运都与封建时代的社会背景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无奈于时代更无奈于自己的命运。
小说笼罩在压抑和死亡的气氛中,知识分子汪文宣面对他一片狼藉的生活现状却无力改变,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难以调和的婆媳关系,爱他却又忍受不了贫穷的妻子,他在心里有一千一万个改变的意念,却只能由得命运摆弄,无法挣脱,他在痛苦和无力中染上疾病,最终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走向死亡。
最让我赞叹的是巴金先生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致与绝妙,小说中汪文宣话不多,读者感知到他命运的主要渠道来自于书中对心理活动的刻画。汪文宣的无力,怨恨,直至绝望,让你俨然看到一只起先不停挣扎,到慢慢挣扎到最后放弃挣扎的生物面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
这世上的悲剧,大概有两种,一类悲剧是“项羽”的悲剧,盖世英雄的悲壮落幕,虽然最终失败,却是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而另一类悲剧,就是无数个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剧,他们蜷缩着活在时代的一角,从出生到死亡,默默得开始,默默得结束,他们属于弱者,在时代中没有话语权的一群人,就像《活着》里的福贵,他们的悲剧显得平静而又单调,充满着无力感,《寒夜》中的汪文宣大抵也是这种人。
4.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刘震云
推荐指数:☆☆☆☆
正如图书封面上的“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刘震云的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深刻诠释了中国人千年因为找不到说得来话的人而生的孤独感。
刘震云深谙平常老百姓的心理特点,在这本书里他以唠家常的口吻跟读者讲述着寻常老百姓家大大小小的因为“聊得来聊不来”产生的幸与不幸。
在书里,他把人与人之间,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分为了两种人,“说得上话的人”和“说不上话的人”。书中的一些人都因为一辈子没遇上一个说得上话的人,苦了一辈子,孤独了一辈子。
这种分类方法看起来简单粗暴,实际仔细一想,的确是那么个意思。无论朋友也好,亲人也好,你跟他聊得来,你顿时就感觉亲近了,聊不来的也就产生疏远感了。凡是正常人,我们都有沟通交流的欲望,有时候乍瞅着话少的人,却在另一场合发现他和别人滔滔不绝得扯着谈,没有真正话少的人,只有遇不上说得上话的人的人。
在刘震云的这本小说中,你会发现身边能否有个聊得来的人能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幸与不幸。小说中有孤独了一辈子的人,一肚子的话找不到可以吐诉的人,也有遇上了知己,跋山涉水也要寻着去倾诉的人。
对于普通老百姓,又有多少震天动地的大悲大喜呢?
我们幸福的,无非就是有那么一两个懂我们的人,时不时唠唠嗑,说说体己话。我们不幸的,无非是生活已然不如意,身边却没有一个说得来的人,每到嘴边的话只有硬咽下去,直到形成心结,梗在心头。
人是复杂的,有时候我们有填不满的欲望沟壑,而有时候,有那么一个人倾听自己,说上一句,“ 你说的,我都懂”, 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写在后面:唯有抱着对知识庄严的虔诚,去除一切世俗名利的杂念,才能真正投入于阅读中,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情。一书一世界,愿我们能偶尔抽身于外面喧嚣的大世界,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书中的世界,无疑是僻静的好去处。
共勉
蜗牛爬行者
网友评论
有理想的革命者白灵英年牺牲,实干的革命者黑娃被算计整死,抽大烟搞女人的白孝文当了县长。这深意都在朱先生墓里砖头上刻的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