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美珍。她是家里最小的妹妹,上头有两位年长的哥哥。不知她的父母给她取名时,寓意是否是将她视作珍宝。
然而生于那个动荡的年代,在她还未曾记事的年纪,父母便已经永远地离她而去,留下她和哥哥相依为命。
她的身世其实很凄苦,年幼的时候便要学会如何生存。
她只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个小小的缩影,跟她一样苦命的人还有很多。但是挣扎于凄风苦雨的年岁中,她一直怀揣着一颗良善之心。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她养大的孩子们亦如斯赤忱。
她啊,也叫做外婆。据说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人,一米七的身段,长发及腰。这一段据说来自母亲和阿姨。
自我有记忆以来,她的背已经开始越来越弯。她越来越矮,甚至比不上我一六零的身高。岁月压弯了她的背脊,沧桑了她的容颜,不变的是她那一头及腰的长发和与世无争的娴雅。
她似乎没什么脾气,对人对事都是一贯的体贴与耐心。小时侯,和弟弟们打闹吵架,她也是温声细语地对弟弟说:“你们是男孩子,不能对姐姐凶。”然后大家手拉手欢快地唱了一首儿歌和好如初。
2.我很喜欢她的小院,在水墨江南的小镇,踏着青石板桥的印记,如诗如画。
屋前有一条安静的小河,外公的一条小船停泊其中。夏天,可以清晰地看到河中的鱼虾绕着嫩绿的水草嬉闹。尽管它们看着很可爱,但最终也会被捕上来落入我们的腹中。
每年暑假,母亲都会送我过去住上两个月,邻里的阿婆阿公热心地冲着我笑:“囡囡回来看外婆啦?”我也会乐呵呵地回应是啊是啊。
儿时的暑假,我和弟弟们几乎都在那个江南的小院度过。院子里有很多果树:柿子树、梨树、桃树、桔树、枇杷树、银杏,不远处葡萄的藤蔓缠绕着花架。因此,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吃到很多应季的水果。一帮小孩子自然乐呵得手舞足蹈。
我们在树下纳凉,啃着果核,眨巴着眼睛轮流讲故事。外婆的蒲扇摇啊摇,摇走夏日的闷热与烦躁。
我们在那里长大,晴天在树下听虫鸣叽叽喳喳,雨天在屋檐下看烟雨朦胧如画。
我们喜欢卷起裤腿穿着凉拖,故意踩着雨后的水坑,溅起一片水花;我们喜欢坐在树下吃着果子,享受丝丝凉风,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
夏天的味道如同外婆的蒲扇凉爽清透。江南的烟雨湿润了河岸边静卧的小桥,桥上的青石沉淀出外婆细碎的微笑。
3.
从哪一年开始我不再去小院过暑假了?大概是升了高中,连假期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练习口语,下午补习数学,周末练字练琴。
电话里,总是听到她说:“有空了记得回来住几天。”我每次答应却每次爽约。再后来,我去别的城市念大学,回去的次数更少了。我知道,她是一直盼着我们回去的。
每年春节,几家人都会在她的小院住上一宿。她和外公总是在天气明朗的时候,早早把几床被子拿出去晒好,换上干净的被套,替我们准备好新牙刷,就盼着大家回去住上几日。
通常我们小辈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她就坐在一旁看着,她不说些什么话,可是嘴角微微上扬却是那么的欣慰与满足。
我一直觉得外婆的晚年生活应当是幸福满足的,四个子女拥有各自美满的家庭,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日子也越来越好。母亲、两个阿姨和小舅都很孝顺,孙辈们也逐渐长大愈发懂事,于是我便自认为外婆的晚年亦美好如斯。
可是我的理解错了,大错特错,让我醍醐灌顶的竟是我十六岁表弟的一席话。我的这个小弟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温暖,他跟我说:“姐,我觉得奶奶不快乐,她太孤独了。”
他用的字眼是孤独,这两个字强有力地撞击着我的心脏,一下又一下,久久未平静。
我从未察觉过这个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自以为在她晚年的时候给她更多物质上的满足便是给她幸福,我自以为她的孩子们出人头地为家族添光加彩便能让她欣慰,却忽视了她真正需要的是陪伴。
舅舅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出差。小弟去年开始念寄宿高中,两周才回家一趟。是了,这样便剩下两个老人在家互相陪伴。
每一个孩子都是经他们的手带大,终于长大成人的时候,一个个却都展翅飞离他们身边。他们一面期盼着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一面又隐隐地希望我们可以抽出一丁点的时间给予他们陪伴,她把这样的矛盾心酸暗自藏在心里,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4.
她的身体不算好,心脏有点问题。她活了大半辈子,生死早已看淡。我知道她不畏惧死亡,但她牵挂的始终还是自己的孩子。
我高三那年,母亲需要动一个小手术,那个时候外婆的心脏已不太好,也需住院察看。然而她执拗地不肯住院,坚持要等到我母亲手术成功后才去看自己的病。
母亲说:外婆当时是怕她自己进了医院出不来,担心不能看到女儿手术后平安出院。我的外婆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么淡,即便是危在旦夕的那一刻,心里念叨的依然是她的儿女。
她对小弟说希望看着他考上大学,希望看到我结婚生子。她说这话时,轻轻擦拭着眼角。
小弟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的泪已经绷不住。我从不敢想象她会离开,我总觉得将来我的小孩会继续在她的小院成长,她摇着蒲扇给它讲多年前妈妈和舅舅们儿时的故事。多么理所应当的场景。可是我忘记了,她会老,她正在变老。
在此之前,我一直信奉那一句话:你成功的速度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我无数次地问自己何为成功?财富?地位?鲜花抑或掌声?我们生活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无疑,以上的这些成就都是我们所渴慕的。然而,父母需要的也是如此吗?其实他们什么都不要,要的只是子女多一点的陪伴和关心而已。
我人生拿到的第一笔工资给外婆买了衣服,还给她包了压岁钱。我只是想告诉她,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养活自己,不必太为我牵挂。
她穿着新衣服乐呵地笑,却要把压岁钱和衣服的钱还给我,她说:你将来要买房子压力大,这些钱你自己攒着。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事事惧细。因为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担心我们小辈还会过苦日子。
至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背脊微弯扎着马尾辫的老人,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看向远方的画面。
我庆幸道理明白得还不算太晚,愿美珍健康长寿,喜乐安康,我想,自此我会常去小院胡吃海喝缠着美珍讲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