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案例的时候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诸葛亮似乎总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用的每一个计策都能够刚好能够化解孟获的攻击。诸葛亮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到七擒孟获,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首先制定了攻心为上,生擒孟获的战略,战略决定战术,之后七擒七纵孟获都只是具体的战术运用。如果一开始没有制定心战为上,生擒孟获的战略,蜀军完全可以直接强攻,杀掉孟获,以最快的速度平息叛乱,那么为什么当时诸葛亮会制定这样的战略呢?诸葛亮考虑到哪些方面才会做出的这个决定,这个肯定是对蜀国当时的形式、南中地区地形地势、孟获在南中地区深得民心、两军实力对比、南中平反后更长时间的安定、管理战后南中地区的难度与成本、各个周边部落的反应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之后才制定的战略,因为对三国的故事不太熟,所以需要在后期学习中进行深入的市调才能深刻了解这个战略制定背后的深意。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一是一擒孟获时,他怎么就知道孟获一定会被引诱到山谷的?
二是在第二次擒孟获时,为什么诸葛亮不找别人,就偏偏找了孟获的副将?诸葛亮肯定是在有十足的把握之后才会这么做,为什么诸葛亮就那么肯定这个副将肯定会把孟获跟带来?
三是在三擒孟获时诸葛亮为什么一眼就能看穿孟获的诡计?他怎么就能知道孟获会逃往泸水,而在哪里布伏兵?就算是他有多手准备,他为什么能够预测出孟获可能会逃往泸水呢?
四是在四擒孟获时,诸葛亮为什么就偏偏出现在了孟获逃到的那棵树的前边?更加巧合的是那棵树前边还刚好有个陷马坑?
五是六擒孟获时他怎么就刚刚好有能够驱散木鹿大王毒蛇猛兽的木质巨兽?或者说,他怎么就知道木鹿大王会来助战的?他怎么知道孟获是诈降的?
六是他怎么刚刚好就有能够对付藤甲军的油车火药呢?他怎么知道藤甲军会来的?
也就是说,除了第5次银坑洞洞主抓住孟获之外,其余几次在擒孟获时诸葛亮都能够对孟获的举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一次猜中也许能叫巧合,但是次次都中绝非偶然,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全绝对的巧合。
诸葛亮的确很聪明,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如果他对局势不了解、对孟获的心理不了解、事先没有想好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作出对策,他的聪明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所有准确判断和预测一定是建立在对战局、对对手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古人作战肯定会有地形图,肯定在敌军中安排间谍,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了解对方主帅和将军的信息,还会时刻关注对方国家的新动态,因为有了这些信息才能制定出有战斗力的战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就充分说明了市调的重要性。只有经过广泛充分的市调,才能获取准确广泛的信息,做出的决策才有战斗力。诸葛亮能够做出攻心为上的战略是基于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制定出破敌战术,是基于对孟获的全面深刻了解和对所有意外情况做出提前准备。
学以致用:战略决定战术,战略为目标设立提供大方向,当设立一个小目标时应该看看它是否符合战略大方向。
如果诸葛亮的客户是孟获,那么诸葛亮一定对孟获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掌握,在对待自己客户时也应该这样,对客户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研究客户的心理、习惯等等,了解越多,越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