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江城子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06 13:50 被阅读0次
夜读:江城子2

寒夜漫漫,坐于灯下品读苏轼这首凄恻动人的悼亡之作,让人不禁唏嘘不已。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于苏东坡而言,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夜读:江城子2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时期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大都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

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续弦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

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相关文章

  • 夜读:江城子2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

  • 夜读:江城子2

    寒夜漫漫,坐于灯下品读苏轼这首凄恻动人的悼亡之作,让人不禁唏嘘不已。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

  • 夜读:江城子

    夜读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

  • 江城子.夜读有感

    读圣仰贤贵自轻。 韵依旧, 虚虔诚。 季子刺股, 苏秦登室厅。' 拂尘净面驻阁外。 心明月, 乐理风。 星耀蓝空,...

  • 夜读:江城子1

    寒夜太长,适合读书,重温经典,品赏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是学生时代最熟悉的一首词,充满了阳刚之气,词的大意...

  • 夜读:江城子1

    夜读苏东坡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一首怀念亡妻王弗的悼亡词作,感动于词人的满腔真情挚意:两人一生一死...

  • 夜读:江城子3

    这首词,写于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

  • 夜读:江城子4

    反复品读苏东坡的壮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词人字里行间的豪迈沉雄、慷慨激昂之志。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

  • 夜读:江城子3

    这首悼念亡妻之作,语出自然,明白如话,不事雕琢,感人肺腑。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

  • 夜读:江城子5

    苏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是并非一个“士”。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江城子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lxqdtx.html